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神鎮的貓總
來源:好貓財經(ID:haomaocaijing)
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為業務轉型籌集資金,廣州世界500強民企雪松控股,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為手上最優質資產雪松信托,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
市場消息稱,有意接盤方為廣東某地國資,這似乎符合雪松作為廣州標桿民企,擁有來自地方政府的青睞和支持。
兩年多前,雪松控股收購中江信托并更名為雪松國際信托,雪松持股高達71.3%,第二大股東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持股20.75%。
這一次引戰,雪松似乎要讓出控股權,對照當年150億元左右的收購價格,雪松控股將獲得百億元資金。
能夠得到國資的注資,也意味著國資對雪松化解中江信托歷史遺留問題的肯定。
要知道曾經的中江信托,董事會都已停止運作,總計有35個產品違約,2471名投資者催討,涉及資金近百億元。
在股權變更完成的當天,雪松控股董事會主席張勁出現了投資者懇談會上,不顧下屬勸阻,作出“負責到底”的承諾。
雪松確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大量歷史處置產生了大幅減值計提。
2019年不良資產計提了14.26億元,雪松信托凈虧損15.34億元,凈資產20.49億元。
2020年財報至今未有披露,根據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的數據,雪松信托凈虧損高達12.23億元。
隨著國資的接手,雪松信托將進入新的發展期。監管的日趨嚴格,信托牌照價值雖不像之前那樣奇高,但業務價值仍然無可替代。
除了雪松信托之外,雪松控股旗下最主要業務還有供應鏈、石油化工、房地產等業務,并表上市公司齊翔騰達(002408.SZ)、希努爾(002485.SZ)等。
由于前幾年的大并購,以及今年來經濟環境不穩定,雪松正遭遇流動性壓力。
雪松信托控股權的出讓和現金回流,首要問題是徹底解決現金流壓力。同時,雪松控股的業務也正在觸底反彈,以及需要集中資源和精力加快轉型。
上個月,化工龍頭企業齊翔騰達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6億元至16.40億元,同比增長200%至245%。
雪松控股入主4年,齊翔騰達的營業收入增長了320%,凈利潤增長了94%。目前,齊翔騰達股價站穩12元以上,維持在近3年高位。
目前,雪松最看重的轉型新業務是房地產產城運營。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里,雪松在廣州市場拿下諸多地塊,成為隱形的“地主”。
雖然說張勁曾經以房地產起家,但已多年未大規模開發,新一輪的房地產競爭,雪松堪稱有一個夢幻般開局。
首先是國資的信用加持。
雪松控股與廣州市國資成立合資公司“城投雪松投資”(雪松占股49%),與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廣州雪城投資”(雪松占股87.1%),投向商業地產、舊改、文旅等房地產領域。
去年11月底,廣州洪圣沙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雪松40%、城投雪松投資60%)以49.7億元,拿下廣州黃埔洪圣沙島3宗商業地塊;
其次,雪松拿下大量核心位置的舊改項目。
截至到目前,雪松已實際獲得廣州何棠下舊村、南崗村、金坑村、增城曹村的舊改項目。
其中何棠下村號稱廣州最大舊改項目,村民和集體回遷物業建筑面積高達274.36萬平方米,雪松開發銷售的物業建筑面積高達185.58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11月獲取首期對外銷售地塊。
2020年來,雪松的供應鏈業務受到疫情影響,在這期間也悄然轉型。齊翔騰達投資建設多個實體項目、供應鏈業務收購知名鋼鐵貿易商斯坦科、加快布局城市更新業務等。
在資本市場,“金色降落傘”是指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時,對失去工作的管理人員進行補償。
某種程度上來看,雪松似乎也獲得了“金色降落傘”,在中江信托的交易中“全身而退”,獲得更多寶貴的信用加持,進行新業務轉型發展。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好貓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雪松獲得“黃金降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