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金融二叉樹
來源:金融二叉樹(ID:jinrongerchashu)
“金融二叉樹定位于專業的資產管理領域原創與分享平臺,提供市場熱點解讀、案例及實務操作分析、業務交流資訊等專業信息。”
家族信托起源于英國,隨后在歐美國家地區盛行,相較于其他信托業務,家族信托更依賴于信托制度的信任以及財產有的效管理。講到家族信托首先要溯源到信托制度的建立,縱觀世界歷史長河,信托制度的產生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個偉大進步,并且在更迭中不斷的修正。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國,英國法學家梅特蘭曾經這樣這樣說到,“如果有人要問,英國人在法學領域取得的最偉大、最杰出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歷經數百年發展起來的信托制度。我相信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答案了。”最早的信托源于源于用益制度,用來規避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保障日常生活。私有制的出現加劇了家族財富的積累,如何安全的傳承家族財富及保護繼承者的利益成為了主要問題,家族信托應運而生。
信托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傳入我國,家族信托在海外雖然發展成熟,但是在我國起步較晚,隨著個人財富不斷的積累,高凈值客戶的不斷遞增,家族信托逐漸得到發展。雖然有很多用于財富傳承的工具例如,遺囑、保險金等,但是家族信托與之相比功能性最全面。
下面來看看家族信托在我國的發展:
一、從“泛信托時代”講起

提起“泛信托時代”大家可能都不算陌生,非銀機構資管業務的拓寬是“泛信托時代”的開始,信托公司開始嘗試開展各種資管業務,各類金融機構的相關業務互相交迭,“泛信托時代”下,家族信托也得到了發展。
自2001 年,《信托法》的正式出臺,信托行業的法律體系逐步建立,整個信托行業也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并在發展中不斷進行創新布局,這也為家族信托的發展提供了支持。而高凈值客戶的不斷累積,需求進一步增加,家族信托因其靈活性和保密性等優勢受到青睞。家族信托雖然迎來發展,但是一度因為制度的缺失而導致發展緩慢。
二、2013年家族信托“破冰”

2013年,我國首單家族信托“平安財富?鴻承世家系列單一萬全資金信托計劃”落地,正式迎來家族信托時代。該產品主要的意義是一改原有公益項目的面貌使得此次發行的信托產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款家族財富傳承信托產品。緊接著2014年“京都家族信托法律事務中心”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專門從事家族信托法律事務研究與服務的機構,意味著非金融機構在家族信托業務上的進一步發展。
信托機構是家族信托的主要參與者,一些信托公司還設置了自己的品牌,例如平安信托的“鴻承世家”、中信信托的“幸福傳承”等。雖然一些三方理財機構也在涉足家族信托業務,但與之相比,信托公司有著絕對優勢,不僅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合規架構安排,還作為家族信托業務的主要參與主體推動市場發展。
下面我們簡單來看看這單家族信托產品:
該單產品是資金信托,其實現在成立的家族信托多為資金信托,雖然有少部分以股權家族信托的形式,但是由于經驗缺乏,規模都比較小。客戶是一位40多歲的高凈值客戶,信托財產金5000萬元,期限50年。
我們再來看一下產品的運營情況,管理形式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也就是平安信托共同管理,委托人可以向受托人提供投資建議,受托人根據合規要求通過內部流程對投資建議進行評議,委托人同意后可進行實施。收益分為浮動和固定兩部分,固定收益為信托財產的 1%每年,浮動收益為信托收益率高于 4.5%以上部分的 50%。受益人由委托人指定,并享有隨時變更撤銷受益人及限制受益人受益權的權利。信托收益分配方式可由委托人自由制定。
三、家族信托進入發展期

經過幾年的發展,家族信托發展積累了一定經驗,并初具規模。但是要進一步發展即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也需要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和鞏固。
前幾年的信托信托業務仍以融資為主,近兩年,在降杠桿、控非標的監管背景下,信托融資業務受阻,信托公司開始面臨轉型的需求,證券時報稱,監管部門正在醞釀推進信托業務分類改革,探索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財產管理內容和方式作為分類的基礎,將信托業務分為新的三類: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信托業務的分類改革,也為家族信托的信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現在市場的家族信托,嚴格來說還具有一定的同質性,真正的家族信托根據委托人的意愿定制化的業務,私人管理財富化還不成熟,仍需要進一步發展。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金融二叉樹”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一文帶你了解家族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