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老邪
來源:鐳射財經(ID:leishecaijing)
6月14日,A股上市公司海印股份(000861)披露,為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集中優勢發展主業,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中郵消費金融公司1.1667%股權,掛牌價格不低于該部分股權對應的經審計凈資產,即不低于4475.46萬元。
轉讓完成后,海印股份將不再持有中郵消費金融公司股權。
中郵消費金融回應稱,海印股份轉讓為股東方戰略調整展開的正常商業行為,該股東為財務投資者,出資金額為3500萬元,股權占比為1.167%,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產生影響。
海印股份去年營收腰斬近半
企查查顯示,廣東海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印股份)創于1991年,于2008年在深交所整體上市,主營業務包括商業運營、金融服務和新能源等領域。
2015年11月,參股中郵消金獲批開業時,海印股份寄希望于“拓寬了公司的業務范圍,優化了公司的業務結構,并進一步推動了多元化戰略的發展和實施,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海印股份還寄希望于中郵消金平臺的影響力,稱”將與郵儲銀行等眾多知名優質企業形成異業聯盟,實現強強聯合、資源互補,將極大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擴大公司的市場影響力,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此次轉讓所持中郵消金股份,海印股份給出的理由是“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集中優勢發展主業”。
根據企查查,2018年以來,海印股份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降,2020年營收13.02億元,同比下降46.55%;凈利潤0.32億元,同比下降77.06%。截至2021年一季度,營收2.61億元,同比下降8.74%;凈利潤0.13億元,同比下降45.17%。
中郵消金去年凈利潤4.02億元
除海印股份外,中郵消金股東還包括持股70.5%的郵儲銀行(601658.SH)、持股15%的新加坡星展銀行、持股4.5%的廣東三正集團、持股3.67%的渤海信托、持股3.5%的廣百股份、持股1.67%。的拉卡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中郵消金的現任高管團隊,不少有大股東郵儲銀行工作背景。其中,中郵消金董事長林茂新曾任郵儲銀行深圳分行行長,總經理王曉敏曾任深圳市郵政局信息技術局副局長、局長。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20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郵消金全年凈利潤4.02億元,同比增長15.17%。
郵儲銀行表示,中郵消金在營銷獲客、風險管理、貸后催收等方面經受住了考驗,業務規模穩步增長不良金額和不良率實現“雙降”,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司法案件累計4.1萬件
企查查顯示,中郵消金當前累計司法案件數量近4.1萬件,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超3.4萬件。
時代周報報道稱,快速增長的消費金融訴訟案件,直接關系到消費金融公司的資產清收和利潤增長。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郵消費金融凈利潤僅為0.49億元,同比下降64.75%。
去年3月,中郵消金被媒體曝出“出爾反爾遭投訴”。盡管中郵消金發布提供延期還款服務,從各大投訴平臺顯示的信息來看,其承諾并沒有實現。對此,不少用戶選擇投訴,理由之一是“與客服協商延緩還款后,借款人仍收到第三方不間斷的催收”。
根據報道,2018年和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的凈利潤分別為2.03億、3.49億元。近三年法律訴訟件數分別為1件、2件、353件、18520件和12363件。
業內人士認為,若消金公司裁判文書激增,那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機構的風控水平,例如信貸審核的不夠嚴格、貸后管理能力較弱。
在此背景下,中郵消金亟待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增強自身風控能力,降低貸后管理成本,實現技術驅動,打造智慧消金,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鐳射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