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EthenChow
來源:習REITs
編輯:泰德
一般來講,REITs治理可以分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兩種模式。REITs管理主要包括作為金融屬性的金融資產管理和作為不動產屬性的不動產管理兩方面內容,所以REITs管理人兼具資產管理人和不動產管理人雙重性質。REITs內部管理指以REITs為載體管理人是REITs內部公司或組織,同時承擔金融資產管理和不動產管理職責。REITs外部管理主要是以REITs為載體外聘第三方管理人對金融資產或不動產進行管理,外聘的第三方管理可以是只對金融資產或不動產進行管理,也可以是同時對金融資產和不動產進行管理。REITs金融資產管理人的主要職責是募、投、管、退和全面金融風險管控等;REITs不動產管理人主要負責不動產出租、改造、運營、維護等。REITs管理關系結構圖如下所示:
不管是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管理,REITs在金融資產管理層面講究的是對該REITs運作的管理,主要表現在REITs的市值管理、流動性管理、波動性管理、信息披露等,幾乎不在二級市場從事交易,顯示出REITs的被動性,故在金融資產管理層面屬于被動型管理。在不動產管理層面要求REITs積極主動參與一級市場運作,包括管理運營好現有資產和對合適優質資產進行重組并購,達到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雙驅動,不動產管理表現出REITs主動管理型特征。REITs兼具主動管理和被動管理特性,體現出強烈的一二級市場聯動性,本質為主動型被動性產品。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公募REITs是主動型被動性基金。
從上述結構圖來看,所有REITs均基于信托法律基礎建立關系,主要是REITs份額持有人非實際REITs管理運營者,REITs份額持有人和管理人(內部管理人和外部管理人)之間是委托代理關系。REITs載體可以為公司型、信托型、基金型等,這種法律關系和REITs載體形式本質并無必然聯系,REITs載體類型并非固定于一種管理模式。也就是說不管公司型REITs也好,還是信托型REITs、基金型REITs,都存在委托代理關系,但委托代理鏈條有區別。另外公司型REITs、信托型REITs、基金型REITs都有可能是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非主觀上認為公司型REITs就是內部管理模式,信托型REITs和公司型REITs就是外部管理。美國以公司型REITs為主,但有的公司型REITs是內部管理,有的是外部管理,總體來說以內部管理為主。與此相反,日本公司型REITs基本以外部管理為主。對于信托型REITs來說也并非全部外部管理,例如香港領展信托REITs,本質是內部管理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領展REITs完全控股管理公司,管理人是REITs內部人,屬于內部管理型REITs。目前,美國、歐洲以公司型REITs為主,管理模式以內部管理為主;亞洲以信托型REITs為主,管理模式以外部管理為主。對于REITs載體不同主要是各地區與國家法體系的差異。在管理模式上,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一般沒有優劣好壞之分,但也確實出現一定時期某些國家或地區內部管理稍優于外部管理,但另一時期某些國家或地區外部管理稍優于內部管理,這種現象的出現可能和當時政治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管理人管理水平等密切相關。基于我國當前現實狀況,我國采用公募基金型REITs,開始時采用外部管理模式比較可行,等市場化運作一定時期后最好也能出現內部管理型公募基金REITs,實現外部管理型REITs和內部管理型REITs相互競爭,促進我國治理機制完善與進步。
在REITs治理機制中,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在組織鏈條上存在重大差異,內部管理組織鏈條為:投資者---REITs(管理人),外部管理組織鏈條為:投資者---REITs---管理人。外部管理相對內部管理來說組織鏈條更長,不可避免的就會造成治理結構更復雜。若在外部管理組織結構中金融資產管理人和不動產管理人非同一人,REITs在管理時需要全面統籌金融資產管理人和不動產管理人,這就不僅僅是1+1>2的復雜程度。內部管理人由于金融資產管理人和不動產管理人均為內部人,只需要協調好內部關系而減少外部協調溝通成本。這種管理鏈條組織形式使得內部管理簡單、靈活、易調整,但也會出現隨意性較強的特點;外部管理復雜度相對較高,但協議控制下制度約束高,不那么隨意。在成本方面,由于內部管理組織鏈條短,成本相較外部管理低。另外,內部管理是內部人控制,外部管理是外部第三方管理控制,在道德風險問題上外部管理人風險相對較高,這對REITs挑選管理人提出極大挑戰。綜上,從管理復雜度、管理成本、道德風險角度看,似乎內部管理機制優于外部管理機制。
REITs由于龐大的資金和資產管理,REITs內部可能并不具備足夠合適足夠多的管理人才,外聘第三方管理人變成REITs的現實需求。相較于內部管理人,外部管理人在專業化程度更高,同時能夠給REITs帶來大量的外部資源。外部管理人能夠勝任超大資金資產的管理;除非內部管理人專職專業深耕于此,否則很難勝任大型甚至超大型資金資產管理。另一方面,外聘第三方管理人在公司治理過程中透明度會高于內部管理人治理,透明度的提高會使資本市場反響更好,透明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管理的規范性。從管理規模、專業程度、透明度來說,外部管理要優于內部管理。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習REITs”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REITs治理中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