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婷婷王
來源:風財訊(ID:fengcaixun)
6月11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近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償還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債務形式的債務本息金額67.87億,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合計635.72億元。
對比上個月(5月13日)公告的“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合計572.20億元”,可見,一個月左右,華夏幸福“偷偷”還了約4.87億。
(公式635.72-<572.2+67.87>)
雖然慢慢在努力,但可以看出,越來越吃力。
因為對比前兩次公告中透露的償還額度,一個是10億、一個是7億,償還額度越來越少了。
面對即將在6月22日到來的第三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消息的利好度,似乎要打折。
華夏幸福在債務方面,大概有44家債權人、83個項目(涉及178億元)實現了展期和解,這個數據還在慢慢增長,但也意味著更多雙眼睛,在盯著和等著具體解決方案的出爐。
目前市場上流傳的,有關華夏幸福的債務方案,據說都是假的、未認定的。那么6月22日,針對“18華夏01、18華夏02”的這批總額30億的債券的兌付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主承銷商方面透露,不逃廢債是基本承諾,破產是不可能的。
目前對華夏幸福的集中訴訟,都集中歸倒了河北廊坊中院,對訴訟風險集中控制。
那么接下來,估計就是出售變現、拆分獨立融資、引戰盤活公司等各類解法的鋪排,但整個過程時間不短,可能需要2-3年。
近日,深圳鵬瑞集團接盤華夏幸福舊改項目,印證了這條“解救之路”,即先出售、拆解,再償債、盤活。
實際上,這個的路徑,早有苗頭。
消息稱,早在3月的第2周,華夏幸福就開始啟動各地事業部總、分公司總,接任屬地公司法定代表人,這樣意味著各事業部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包括南方總部,事業部甚至分公司的自行決策權更大,這是開始化整為零的策略。
分公司,比如華夏幸福(深圳)城市更新管理有限公司便開始談起了自己的“轉售求生路”。
6月10日,工商資料顯示,華夏幸福(深圳)城市更新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鵬瑞(深圳)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同步完成了股東變更、公司管理人員變化。
資料顯示,趙榮由華夏城市更新總經理變更為鵬瑞城市發展董事長,其他三名管理人員全部由鵬瑞集團方面派人擔任。
鵬瑞通過入主華夏幸福(深圳)城市更新公司,或能獲取其在深圳、東莞、廣州的大約12個城市舊改項目,包括深圳沙頭角舊改項目、東莞中堂連片舊改項目、廣州白鵝潭舊改項目等都是建筑面積超百萬平的“大部頭”。
據券商市場消息,華夏幸福南方總部和鵬瑞的合作,有平安的關系。因為鵬瑞的不少項目和平安體系有關。
雖然3月25日平安方面強調針對華夏幸福的事,后續不會再出錢。但支持一直是不少的。
除了在2月4日已經表態了540億的撥備,還提供著公司資源、人力和管理等幫助。
鵬瑞率先收下華夏幸福在南方的舊改項目,便是一個表率。
雖然坊間大多數認為,鵬瑞此舉和吳向東出任總裁的消息有關,但實際是,目前吳向東還沒有去鵬瑞,還在華夏幸福。
未來是否會去,是未來的事。目前把華夏幸福南方總部現有的資源盤整好、安頓好,或許才是各方更愿意看到的進展。
南方的事、歸南方,北方的事、歸北方。
不過思路相似,主要應對思路也是能售則出。
例如在5月17日,寶業集團從廊坊京御房地產手中,收購了武漢裕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1%股權,代價約為2.03億元,拿下武漢孔雀城航天府、陽邏地塊等標的。在一季度將嘉興南湖項目、南京上秦淮項目分別轉給了融創、金茂和美的。
網傳華夏幸福印尼分公司也在積極找買家,希望把印尼卡拉旺產業新城的第二期近300公頃土地轉手。
的確,把資產和負債都盤整拎清,或待價而沽,或剝離談再融資,踏實做一個輕資產的產業新城運營服務商,或許是華夏幸福更有優勢、且有誠意的活法。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扒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