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楊曉懌
來源:楊老師的基建課堂(ID:msyangteacher)
昨日國常會宣布了關于地方專項債券的最新要求:
面對新的經濟下行壓力,要加強跨周期調節,在繼續做好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化解風險的同時,更好發揮專項債資金帶動社會資金作用。一是加快今年專項債剩余額度發行;二是統籌加強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項目的前期工作和儲備;三是合理提出明年專項債額度和分配方案;四是資金使用要注重實效。
而這些關于專項債券的表述,與過去的有著非常顯著的不同,這意味著地方專項債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其政策將有劃時代的轉變:
風險與需求并存
由于積極財政政策與隱性債務“顯性化”的共同作用,近年地方債券的發行規模有較快增長,當前的專項債券政策已開始轉向“風險與需求并存”;要求在考慮風險、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發揮專項債券的應有作業,且進一步帶動社會資金投資。
這意味著地方專項債券的核心定位發生了轉變,從單一目的的“調節地方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工具,轉向綜合性調控地方投資、管理地方債務風險的政策性財政工具。并且,在目前經濟增長壓力增大、外部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將加快發行進度,在今年末與明年初投入使用。之前財政部曾經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專項債的使用范圍”,可能也將在近期落地。
支出速度與實效
從往年情況看,由于專項債券對地方固定資產有較為明顯的拉動作用,所以一直要求專項債券應當加快下達、支出的進度,確保專項債券按時支出、并形成對應的實物需求與固定資產投資。但隨著專項債券規模的增大與發行的持續,如今的重點已經改變,本次國常會明確提出,資金使用要注重實效。
這使得未來對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的要求與管理理念將發生較大的轉變,從注重支出速度轉為支出實效。近期財政部規范化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途調整操作指引》,允許已發行的專項債券資金在合法范圍內調整用途,同樣是出于提高資金的具體使用效果、減少既有條款的約束與限制的目的。
同樣,未來對專項債券的監管與績效評價,也將進一步的關注拉動投資、使用情況、營業收入與公益性效果等各方面指標。通過各種方式,鼓勵、支持地方政府,把有限的資金“真正花在刀刃上”。
額度分配起變化
在限制專項債券投資效果的因素中,債券額度分配是一個較大的問題,無論是在省際分配還是省內分配中,常常出現不缺錢的地方額度多、資金需求大的地方額度少的情況。因此,想要進一步落實“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專項債券額度分配也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
而國常會提出的“合理提出明年專項債額度和分配方案”,顯然是個較大的利好。在本公眾號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由于近期經濟增速降低與外部環境復雜導致的財政政策微調,也將影響到明年的專項債券額度,可能會比之前的預期有所擴大、繼續保持高位。從國常會釋放的信號來說,顯然已成定局。
并且,在總體存量規模比較大的情況下,專項債券額度的分配模式、分配重點也必然將隨之出現調整,惠及一些之前發行額度較低的地區。同時,政策重點支持地區、“十四五”重點發展地區也將得到對應的支持,讓專項債更好的推動明年的項目推進。
顯然,2022年又將是一個專項債的大年,也將是地方專項債的一個轉折點。未來的專項債將進一步規范化、實用化,幫助地方政府解決更多問題、實現更多實際需求,讓財政政策發揮更好的效果、真正地把錢花在刀刃上。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楊老師的基建課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2022,地方專項債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