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風財訊
來源:風財訊(ID:fengcaixun)
吳旭這個年可能沒過好。
大家都以為找來了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做大股東,資金危機就能翻天覆地。
誰料商界最常見的便是,事與愿違。
2021年的這一次缺錢,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急、更猛。
30億債券逾期壓力
逼出“資金黑洞”
3月9日,18協信01私募債到期,16協信03將在3月17日到期,發行主體為重慶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
據BondInsight消息,這兩只債截至公告出具日,公司未能與部分投資者達成展期協議,公司可用于兌付債券資金規模不足以覆蓋債券待償還本金及利息。
截止3月10日9:30,兩位債券持有人仍表示未收到本息兌付資金,也未收到債券的展期、置換等方案。
發行人若未能按期償付到期應付本金,將構成違約事件。各大平臺也給出了“本券含回售、交叉違約”的提醒。
目前協信遠創存續的還有16協信08、16協信03、16協信05、16協信06四只債券,它們2月被評級機構降級到AA-和BB級,3月被中證指數做出了“隱含違約率大幅波動”的預警,在市場上,持續多日0成交。
而這些債券存續期,最短只有8天,最長也不到一年,5只債券總計有30.7億元要集中兌付,對于協信遠創而言,壓力巨大。
債市人士告訴風財訊,協信的債券除了合作銀行認購購買,市場機構都很謹慎,目前配資比例已經最低到1:1.4了(市場常規在1:5-1:3),并且嵌套了很多其他債券,整體的融資風險很高。

債券只是協信資金窘境的一個掠影。
有自媒體披露了協信遠創需要在3月完成的應對的“風險預警及應對方案匯總表”。
其中顯示,協信至少22個項目逾期未償還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需償金額超過60億。
另有5個樓盤延遲交付,需補償超過1700萬,有項目曾遭業主維權。
風財訊也從協信遠創的司法凍結資料看到,目前因為和中原信托的借貸糾紛,鄭州金融島的股權被上海虹口人民法院查封,凍結數額24億元。
而2020年協信遠創全口徑銷售金額才180億元(同比下降15%),年中的債務規模卻高達373.63億元,短債占到166.05億元,貨幣資金26.21億元,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中證指數就評估,協信遠創2020年上半年的籌資性現金凈流出,規模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債券集中償付壓力上升,但公司資金鏈緊繃狀況未得到改善。
項目難解套
內部遭遇“分裂”
巨大的集中兌付壓力、窘迫的融資境地,讓協信內部矛盾重重。
2月23日,協信遠創發布公告就表示,公司債務償還對于股東的依賴度高。但協信遠創投資事宜的意見存在分歧,公司間接第一大股東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的3名董事近期離職。
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也公告稱,買協信可能是一筆失敗的投資。尤其是疫情,全球生意都不好做,想通過投資重組協信賺錢,挑戰性更大了。其特別小組正在討論,出售在協信的資產。
風財訊曾在《深度| 起底協信賣股求生 CDL運籌2年入主的前后》中報道,2020年3月,因逾期兌付,16協信03、05、06、08停牌1天。彼時因為協信質押了不少股權和資產予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準股東以預支現金幫其解圍,并帶動其他一些質權人松口,以及幾家金融機構幫它養債。
而這一次危機,大股東會不會幫忙,尚不可知。
更有自媒體爆料,由于巨大的壓力,協信內部已經有高管提離職、員工協助調查的情況,尤其是資金線十分動蕩。
這讓協信的后勢,更加成謎。
“賣項目求生”可行嗎?
協信表示,公司擬通過項目轉讓、推動銷售回款等方式籌措資金,但相關項目轉讓計劃尚無明確方案,項目轉讓進度存在不確定性。
但風財訊盤點發現,協信截止2020年開發的項目約64個,9家是商場、4家是酒店,大部分是商辦和公寓,住宅占比很少。
中證指數表示,協信遠創的資產構成中投資性房地產評估值占比很高,投資收益每年貢獻超過50%,虛增資產明顯,實際杠桿水平很高,收益穩定性較差。
而協信遠創的現金流一直依賴外部融資周轉,所以跟蹤期內公司再融資能力惡化。
“協信很難解套,很多地方項目都想賣,但現在賣掉的不多,短期還是只有靠內部協調。它和福晟有點像,非公開借債多,而且集中償還,這很逼人?!鄙鲜鰝腥耸恐毖?。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扒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