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蒹
來源:財視中國(ID:caishiv)

近兩個月來,A股維持高位震蕩行情,部分資金開啟了避險模式,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因此格外火熱:一邊是貨幣ETF重新站上2000億元關口,一邊是黃金ETF備受青睞。與此同時,首批跟蹤科創50指數的ETF正式獲得證監會批文,即將問世。
貨幣ETF:近兩月涌入750億資金
由于近兩個月A股寬幅震蕩,低風險資金借道低風險產品避險,貨幣ETF規模快速增長。根據數據,截至9月11日,全市場27只貨幣ETF產品總規模再度站上2000億元關口,達到2125.51億元,比兩月前增長749.99億元,增幅54.52%,其中兩大龍頭產品的規模增幅都達到60%左右。
根據多位公募基金經理的說法,貨幣ETF的總規模變化可以視為股市風向標:股市回暖,資金從貨幣ETF流向股市,股市低迷,資金則從股市回流貨幣ETF。因此在近期A股震蕩調整的背景下,資金流向貨幣ETF是正常反應。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產品出現套利空間也是吸引資金的因素之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27只貨幣ETF平均溢價率0.06%,一些龍頭產品則超過0.1%,大幅溢價帶來套利空間,促進了基金規模的增加。
行業主題ETF配置價值凸顯
行業主題ETF主要跟蹤特定行業或主題的整體表現,與投資寬基指數ETF相比,其優勢在于追蹤準確高效,能實現后者所不能實現的一些投資目標。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買入對應行業的ETF可以降低個股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在四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行業主題ETF有望貢獻更多超額收益。從市場來看,部分細分行業主題ETF頗受投資者青睞,包括即將問世的科創50ETF。
科創50ETF:首批產品或一日售罄
繼7月科創板基金、科創50指數出臺后,業內就對科創50ETF的到來翹首以待,上周五(9月11日),華夏、華泰柏瑞、易方達、工銀瑞信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的科創50ETF產品獲批,拔得頭籌。根據4家基金的公告,4只產品都將于9月22日發行,首次募集規模上限均為50億元。
科創50指數于2020年7月22日正式發布,7月23日期發布實時行情。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股票構成,其總市值在科創板占比超三成,亦是整個科創板的利潤核心。該指數發布之時,機構就普遍認為,跟蹤科創50指數的基金產品將陸續發行,科創板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
科創50ETF從申報到獲批長達兩個月,在此期間,不少基金公司多次開展投資者教育和線上線下路演。上述4只產品獲批后,4家基金公司都在第一時間發布了海報、路演介紹科創50指數的投資價值與公司的優勢;同時,據了解,除了發行日期和募集規模上限,4只產品還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4家基金公司在ETF領域均實力雄厚——華夏基金是目前境內權益類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華泰柏瑞基金發行量首只跨市場ETF和首只紅利主題ETF,易方達基金是首只創業板ETF的開發者,工銀瑞信基金在業內率先成立指數投資中心;管理產品的均是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多人從業10年以上;限定發行期限僅1天。
由此足見科創50ETF競爭之激烈,有人指出,照此發行熱度和發行節奏,首批科創50ETF產品有可能1日售罄。業內對科創板、科創50指數未來的投資價值普遍持樂觀態度,易方達基金表示,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該指數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芯片類ETF:持續吸金
在公募基金市場,科技類ETF可說是自帶光環,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依然表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數據顯示,上半年23只科技ETF的總流通份額增加了2.65倍。科技概念中,芯片是不容忽視的主角,上半年迎來近百億資金的追捧。
之前雖然一度有所下行,但9月以來,芯片ETF持續獲得資金流入,首周(8.31-9.4)多只產品獲得1億份以上的凈申購,其中吸金最多的產品——華夏基金旗下的芯片ETF,當周吸金超過10億元;上周芯片半導體板塊連跌多日,機構資金反而加速進場。
近兩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芯片、軟件、半導體等產業愈加受到重視。8月初國務院出臺《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稅收優惠、投融資支持、核心技術研發、推動進出口、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支持政策,而國家的高度重視也意味著相關產業有望長期收益。因此,近期,芯片ETF排名靠前的權重股有不少獲得了券商的買入評級,受到長期看好。
除了芯片ETF,券商板塊、軍工板塊同樣是機構較為看好的領域,因此一段時間以來,相關ETF亦受到資金青睞。
黃金ETF:年內總規模增長69%
另一類頗受歡迎的產品就是黃金ETF,不單是最近一段時間,今年以來它都是最受追捧的投資產品之一。由于今年金價屢創歷史新高,年內累計上漲逾28%,易方達、博時、華安、國泰等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黃金ETF份額與凈值也雙雙走高,截至9月11日,資產凈值規模合計247.69億元,較2019年末的146.74億元猛增68.8%,其中易方達黃金ETF年內規模增長1.22倍。
黃金ETF即絕大部分基金財產以黃金為基礎資產進行投資,緊密跟蹤黃金價格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開放式基金。相比紙黃金、實物黃金、黃金期貨、黃金現貨等黃金投資方式,具有流動性好、交易成本低且便利、無杠桿等優勢,在投資組合中可作為抗通脹、避險的資產,不僅是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方式,也是國際上很多機構投資者的選擇。
前一段時間金價雖然走弱,但一來金價年內已積累了不少漲幅,二來近期金價又開始上行,黃金ETF的業績也隨之提升。展望后市,短期內黃金或延續寬幅震蕩,但中長期看仍具吸引力:
其一,疫情引發的期現錯位刺激了黃金ETF的需求,8月全球黃金ETF增加了39噸,是連續第九個月錄得資金流入。而新冠對全球各國的影響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各國央行紛紛降息并擴大資產購買計劃,而這最終會加劇資產配置風險,加上一些其他風險因素,黃金在投資組合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二,未來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的加劇或成為美元長熊的催化劑,進而有望利好金價走勢。
(綜合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東方財富網、中國經濟網等信息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財視中國立場。我們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切勿直接作為投資依據。市場瞬息萬變,投資請三思而后行。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財視中國”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