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投拓江湖
來源:投拓江湖(ID:TT707276146)
收并購項目中,做好風險防控,不漏死角,是確保資金安全,保證順利完成項目交易目的的重要措施。其中兜底措施,就是常用來保證在項目發生不可預料,或者未披露的風險時的最后“追索”手段。
何謂兜底措施,兜底措施也叫增信措施,指的是為了保證投資人或者收購方的利益,確保交易安全,在交易架構中設置的一套機制,其目的是為了防范不可預料的風險。
舉個栗子,A公司準備收購B公司一宗土地,但是要B公司有一些債務,土地也有抵押,公司股權還有部分質押。如果A公司想發起收購,必須先付一筆巨款給B公司,用于債務處置,解除股權質押,土地抵押等問題,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周。那么問題來了,這兩周的時間,A公司給了錢沒拿到地,B公司老板跑路了咋整?畢竟幾個億的生意,不能開玩笑。為了防止B公司老板拿錢跑了,必要要有一套針對性的機制和措施,這就是兜底措施。
有哪些比較好用,常用的兜底措施:
1、首選的是土地、房屋抵押。不動產是最好的擔保措施,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不過時的。因為相比于其他兜底措施,不動產更加直接,高效,價值足額,相比之下,其他擔保措施都可能會有執行障礙。金融機構融資的時候,也喜歡選擇這種方式,因為簡單有效。
在收并購項目中,收購方一般都會要求出讓方把土地或者房屋進行抵押,并且是第一順位抵押。并把辦理抵押作為收購方付款的先決條件。如果是在建工程轉讓項目,除了將項目進行抵押以外,還需要讓總包單位出具放棄工程款優先受償權的承諾函,以保證抵押權的充分行使。
2、然后是公司股權質押。收并購項目中,大多是進行股權的全部或者部分收購,因此股權質押也是常用的兜底措施。股權質押的好處,既可以防止在交易期間公司的股權被處置給第三方,也可以在項目公司未正式變更股權之前,獲取項目公司對應份額的土地權益。因為股權收購項目,大多不是一次完成的,會分為幾次完成交易,時間維度可能會是十天到幾個月不等。
多說一句,同一公司的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兩者具有一定的沖突。股權質押以后,再辦理土地抵押,就需要股權質押權人的同意,這個工作基本上很難做,誰都不愿意你股權質押給我了,再把土地抵押給別人。同樣,土地抵押以后,公司的財產的物權就不完整了,再進行股權質押的意義會降低。
3、連帶保證。保證在收并購項目中,也是常用的兜底措施,收購方會要求項目方的法人代表或者股東,提供擔保,一般是要求連帶擔保(方便收購方行使求償權)。對交易涉及的項目和項目公司下的合同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一旦違約,觸發條款的,收購方可以直接向擔保人追償。
除此之外,項目公司股權出讓的,實操中一般還會要求項目公司的集團公司提供擔保,并出具擔保函等。當然,也不是擔保方越多越好,這取決于擔保方的資信情況,也就是他們到期承擔支付義務的能力。
4、第三方的擔保。這在實踐中,通常有第三方公司開具的保函,或者銀行的承兌匯票等等。或者由收購方提供現金支持措施,比如資金共管、保證金賬戶等。具體來講,是以第三方現金或者準現金的方式,對交易的安全性提供保證。
這種擔保方式,常見于收購項目中,收購方用于證明自己的資金實力,支付能力。土地方提供的情況,較為少見。
5、其他措施。比如預留部分價款延后支付,以保證項目后期順利開發,防止收購方在遇到未披露風險,或者土地方不配合履行相關義務。一般來講,在項目開盤后半年內支付最后一筆對價款,較為恰當。因為開盤后,基本上項目存在的風險都會暴露出來。
確保兜底措施執行有效,能夠防控得住風險,需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分交易節點,分階段設定兜底措施。在收購前,收購中,收購后,不同的階段設定不同的針對性措施。可以針對交易的整體,要求交易對方提供完整的擔保措施。同時,對交易的不同階段,各個節點,設置不同的擔保措施。舉個栗子,可以在首次股權變更后,項目取得預售證等階段,分批次支付交易對價,或者預留一定價款用于兜底。
二是要充分考慮兜底措施能不能蓋得住風險。比如:1、擔保的財產是否足額,是否在會有貶值的風險(包括土地也是可能掉價的),從而影響擔保效果。2、擔保人的履約能力,支付能力,能否滿足兜底的要求。3、擔保措施,是否有履行的難度,是否需要花費高額的成本。比如,用于擔保的財產在國外,那這個履行難度就會加大,成本也很高。
三是兜底措施的實操性,落地如何。比如,讓高周轉的收購方房企,提供現金擔保就很難,甚至提供資金證明都難。因此大家在設計兜底措施時,不能僅僅只有理論知識,而是要研究實實在在落地的措施,還需要滿足當地的行業標準,政策實際情況,以保證可切實執行。
四是兜底措施的辦理難度問題。兜底措施是為了防控交易風險,最終完成并購交易的,如果不能及時促成交易,一切等于零。因此,要考慮辦理時效的問題,例如某兜底措是需要兩周時間才能完成全部辦理流程,那可能就需要考慮換一種思路了。
五是根據項目需要,多種兜底措施并用。兜底措施設計的價值出發點,是為了做好風險控制,或者事后的補救,往往只有一種兜底措施時不夠的,需要運用土地抵押、股權質押,擔保人保證責任,現金支持措施或者預留部分價款等措施中的多種,進行配合運用。
為了保證交易資金安全,順利完成項目收購,全面和完善的盡職調查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需要投資人員的前期工作做到細致。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投拓江湖”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收并購常用風控和兜底措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