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媒體傳出監管正在研究AMC并購重組高風險中小銀行的消息雖然沒有得到確認,但包商銀行、錦州銀行被接管之后又一家中小銀行傳出將被接管。
近日有媒體爆料: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正尋求收購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的控股權,交易仍在談判過程中,收購規模與收購價尚未確定。中國華融8月5日回應稱,目前并未有相關安排。
是不是確有其事,往往只有官宣了才知道。但是,吃瓜群眾都想知道:銀行好像真的成了弱勢群體?天津濱海農商行怎么了?
傳聞百億不良資產待清收
天津濱海農商行成立于2007年12月24日,是全國首家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的農商銀行,全國首家總部坐落于天津濱海新區的商業銀行,全國首批6家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農商銀行之一。
近2年銀行業業績整體有所回暖,天津濱海農商行卻每況愈下。據該行2017年報,該行全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46.34%、45.59%、41.73%,利息凈收入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同比大幅下滑45.28%。而2018年年報顯示,該行資產總額1621.82億、不良貸款余額19.68億;凈利潤從2017年的5.04億元降至2018年的4.02億元,同比下滑20%。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濱海農商行的不良率分別為2.35%、2.29%、2.26%,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84.48%、176.57%、153.10%,已逼近紅線。
近幾年,天津濱海農商行風波不斷。“僑興債”被罰沒1.6億、大客戶渤海鋼鐵全面違約、前行長割腕自殺、副行長被帶走調查、上市輔導終止…昨日,又有媒體爆出董事長趙峰已被“內部撤職”。
據該行內部一位高管透露,目前披露的20億不良僅是清收無望的貸款和部分利息,實際上借新還舊的、掛息倒貸的、臨時出表的,包括還沒起訴的甚至起訴完還沒判決的高達百億,信貸風險十分嚴峻。據媒體爆料,被“內部撤職”的董事長趙峰被要求“在3年時間之內,清收天津濱海農商行的百億不良資產”。
華融再收銀行控股權?
此前,不良資產行研院寫過一篇關于《AMC“政策性接收”高風險中小商業銀行?》的分析,其中梳理了近期重大的中小銀行風險事件,包括:建設銀行托管包商銀行,工商銀行、信達、長城入股錦州銀行。同時透露了監管正研究AMC并購重組高風險中小銀行的消息。
天津濱海農商行風險事件頻發,在此之前已有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高風險中小銀行被托管的先例,因此,天津濱海農商行如果不能及時化解自身風險,被監管部門、大型銀行甚至是AMC接管不無可能。
華融資產是最早完成控股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公司。2010年,中國華融在重組湖南湘潭、株洲、岳陽和衡陽市4家城市商業銀行和邵陽市城市信用社(簡稱四行一社)基礎上設立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即華融湘江銀行,其中中國華融股權占比50.98%,絕對控股。
據華融湘江銀行2018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3354.52億元,較年初增加209.26億元,增長6.65%;負債總額3134.91億元,較年初增加189.15億元,增長6.42%;股東權益219.61億元,較年初增加20.11億元,增長 10.08%;利潤總額33.83億元;凈利潤27.16億元。
中國華融在過去已經做過重組銀行掌握控股權的嘗試,并且享受到了銀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帶來的紅利。當前銀行業與過去相比,一方面高速增長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另一方面,城商行、農商行的資產質量堪憂。因此,從“市場化”角度來看,難言控股一家利潤只有4個億但可能有百億不良的高風險區域性小銀行的商業動機。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版權說明: 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創作與付出,“資產界”均已備注文章作者及來源。本網轉載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 讀者、傳遞行業信息。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發送消息至 “資產界(npazone)”公眾號后,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