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債券球
來源:債券球(ID:bonds-ball)
公司債新規,作為整個債券市場較為矚目的事情,其出臺對各類產品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上交所通過量從3、4月份的494只,下滑到5、6月份的175只,下滑幅度達到64.57%,深交所則從3、4月份的113只,下滑到5、6月份的96只,下滑幅度達到15.04%。
從具體月份來看,5月份作為新規后的第一個月,大概是政策過渡期的緣故,受到的影響也最大,進入6月以后,總體情況有逐漸恢復的趨勢。至于是否已經進入穩定期,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一、非公開首當其沖
非公開受沖擊最大,主要原因當然是非公開主要的發行群體為城投和房地產。從數據來看,新規實行以后,一方面,非公開審批通過數量出現斷崖式下跌;另一方面,非公開在總體審批通過總數中占比也尚未達到新規之前的水平,尤其是上交所。
二、相對穩定的ABS和公募公司債
ABS和公募公司債雖然也受到新規的沖擊,但是其恢復速度則要快很多。
ABS方面,目前尚未見到監管部門特別針對限制ABS類產品的新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大概是ABS存在基礎資產,且從實際市場表現來看,違約率頗低。從六月份的數據來看,ABS基本已經恢復到新規前的水平,深交所甚至已經超過新規前的水平。
公募公司債方面,深交所恢復的速度相對較快,筆者以為其中部分原因大概在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對于平臺、地產審核風格的細微差異。
三、ABS值得更多關注
作為業務團隊,非公開和ABS依然應當作為承銷的主力,同時,ABS值得更多的關注。
非公開雖然受新規沖擊最厲害,但其在交易所產品中的占比依然是最大的一塊。ABS,從六月數據來看,已經從新規中恢復過來,結合其第二大品種的地位,值得給予更多關注。至于公募公司債,筆者以為更適合做錦上添花的品種。
如上,供參考。(囿于筆者學識有限,存在不足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PS:REITs作為交易所新品種,筆者不想再做新的評價,畢竟前兩天監管也出了新的文件。截圖兩張,供各位參考。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券球”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公司債新規前后兩月,交易所產品審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