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喬謙律師
來源:敲響法槌(ID:qiao18305313373)
工程索賠,是在合同履行中,對于非自身過錯,造成實際損失,應當由對方承擔責任時,提出工期或費用補償的情形。一般來說,承包人向發包人提出索賠,發包人根據情形反向索賠,二者均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正常業務。工程索賠對于工程管理水平尤其是資料收集要求較高,工程企業應當做好索賠管理工作,提升本企業合規水平,從而促進效益產出。本文將依據相關文件簡要梳理工程索賠的常見理由、證據形式和索賠程序,僅做參考,具體個案需要依據所簽署的合同等文件進行確定。
一、工程索賠常見理由
依據《標準施工招標文件》,承包人索賠理由主要是由于發包人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等情形,以及承包人遭遇不利條件、不可抗力等。具體如下
(一)發包人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提供的材料和設備不符合合同要求、提供的基準信息錯誤導致返工或增加費用、暫時停工、無法按時復工、工程質量無法達到驗收標準、隱蔽工程重新檢查但質量合格的增加費用的、竣工前使用工程導致費用增加的、導致工程缺陷和損失、發包人要求提前交付等;
(二)承包人遭遇不利條件、施工遇到文物等、法律變化引起的價款調整、異常的氣候條件、不可抗力等;
一般來說,索賠的項目主要有三種,工期索賠、費用索賠、利潤索賠。不可歸責于各方的情形,如異常氣候條件和不可抗力,可進行工期索賠;其他情形,視發包人過錯,根據合同和招標文件條款,進行工期索賠、費用索賠、利潤索賠。
二、工程索賠的一般證據形式
(一)合同協議類,招標文件、工程合同、設計施工文件、技術規范等;
(二)交底文件,施工指令、變更指令、簽證文件;
(三)往來文件,協議、函件、請示、傳真、會議紀要;
(四)現場記錄,施工計劃、日志等;
(五)付款文件記錄,預付卡、進度款等支付文件記錄;
(六)材料采購、運輸、驗收等文件記錄;
(七)設備進場情況記錄文件;
(八)氣候條件記錄文件;
(九)工程驗收、調試文件;
(十)國家及行業部門發布的涉及造價、工期等文件;
三、索賠的程序
依據2013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條款,索賠程序一般分為三個28天時間段進行。
(一)承包人知道應當知道索賠事由之日起28日內,向監理人提交索賠意向通知書,說明索賠理由。未在28日內發出通知的,喪失索賠的權利;
(二)承包人在發出索賠意向通知書28日內,向監理人正式提交索賠報告,說明索賠金額,附相關證明材料;
(三)索賠事件持續影響的,承包人提交延續索賠通知書,說明情況,列明數額;
(四)索賠事件結束28日內,向監理人提交最終索賠報告,說明最終金額,附相關證明材料;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敲響法槌”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