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炸天團
來源:地產大爆炸(ID:dichandabaozha)
去年3月2日,銀保監會郭樹清提到一句話,房地產是金融體系最大的灰犀牛。
自此,幾百條密集調控頻出,規模房企頻頻出險,市場信心跌到谷底。一年后的3月2日,還是郭主席,但表態出現了180度逆轉,他說,“房地產的泡沫化得到根本扭轉,樓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但是住房還是需要的。”這句話一出,實則是在給各地方政府背書,金融風險已經得到控制,地產該恢復活躍了。于是乎,短短幾天內已經有幾十個城市大腳踩油門,開啟了救市模式。包括佛山、南寧、鄭州、青島、重慶、南通、寧波...仔細看看,它們不是強經濟二線城市就是省會城市。不僅覆蓋范圍廣,而且各種松綁手段毫無保留全都用上,包括降首付、降利率、限售放開等等。冷靜下來想想,這波救市潮真的能提振市場信心嗎?或者說,能帶動一波房價大漲嗎?
2022年以來,中國各地發布房地產相關政策近80次,而這其中,救市政策就占了一半。重慶、贛州、佛山等地,相繼在第一套房首付上放開了口子,允許一部分樓盤首付降到20%。毫無疑問,降首付是吸引剛需上車的大殺器,尤其是對于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想想2012年和2015年樓市啟動,降首付就起到了關鍵作用。降首付其實對于開發商來說也是迫不得已,犧牲短期的銷售額,增加剛需的買房需求,加速去庫存。所有放松動作中,降首付是力度最大的政策,但沒想到,鄭州還可以更狠。這個二線城市真是下狠手了,一連發布18條松綁措施,先是取消認房又認貸,同時放開第三套限購,并重啟貨幣化棚改。還有福州、南寧等二線城市,均是對第二套房降低首付,青島即墨區新房由原來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五年,變更為網簽后5年便可交易,二手房拿證滿2年便可以交易。這些都是為了刺激改善置換需求,對于這些房價橫盤已久的二線城市,必須要出大招清庫存了。同時,也有蘇州、天津、廈門等城市房貸利率降至5個點以下,蘇州甚至降到全國最低的4.7%。 降首付、降利率、松綁限售限購...這場救市狂歡背后釋放一個信號:
二三線城市樓市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了。
首先,不像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有強大的產業鏈兜底,這些二三線城市的財政收入對房地產依賴度都很高。比如,佛山賣地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40%,僅次于杭州的145%。還有上面提到的南寧、福州、南通,其依賴度都超過80%,排名全國前20。如果不重振房地產信心,土地就會流拍,從而影響到稅收,影響到城市建設,進而導致整個城市對資本、人才的吸引力降低。馬上要開啟全國第一輪土拍了,為了不土地流拍,地方政府松綁勢在必行。其次,很多二線城市有著巨大的房屋存量壓力,房價橫盤多年,市場需要一個小陽春來刺激出貨。很多二線城市樓市本來就不景氣,碰到去年調控之年,更是雪上加霜,即使開發商用降價來促銷,成交規模一路走低。一家Top3房企在2021年鄭州市場年報中這樣總結:下半年市場熱度驟降,主城尚能抗壓,郊區全面潰敗。尤其是第四季度整個大鄭州的住宅成交套數同比降幅約6成。像鄭州這種典型的強省會城市,就是通過城市化不斷做大做強,同時城市化也帶來了巨大存量房屋。據貝殼研究院鄭州分院提供的報告認為,大鄭州的廣義庫存成交周期需8.3年才能去化完畢!南寧、福州等強省會城市也是同樣如此,這次救市等同于救城市的未來。
今年以來,很多頭部房企股票都是一路飄紅,比如保利、招商蛇口漲了9%左右,華潤置地漲了16%,旭輝甚至漲了19%之多。這些都說明,即使2022年上半年,房企的各種商票、美元債即將兌現,資本市場對內地樓市的基本面還是看好的。這次大多數城市松綁,都是和政府定調一致的: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包括降首付、降利率、買房補貼等等措施,都是利好剛需買房,或者把限購限售放開,加速二手房流動,支持改善的置換需求。在穩住房價的基礎上,讓銷售市場回暖、土地市場回穩,讓企業銷售恢復正常,進而讓行業恢復正常秩序。所以,抱著房價大漲、抄底樓市心態的人就別幻想了,跟隨這個行業一起穩步向前才是務實之舉。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大爆炸”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力撐樓市,五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