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投拓江湖
來源:投拓江湖(ID:toutuoJH)
資產界注:本文由投拓江湖(TT707276146)授權發布,作者:投拓江湖。
表外融資是最近比較火爆的一個金融詞匯,不少頭部房企紛紛試水表外融資,并且將表外融資作為投融資部門的日??己巳蝿铡?/p>
正文開始前,先講一下融資,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融資就向金融機構融集資金,到期還本付息的過程,這是大家對融資的刻板印象。這其實也對,但這只是狹義概念上的融資。廣義上的融資,泛指企業向外部一切籌集資金的行為。就房地產行業而言,提前收取購房款,總包單位的墊資,合作單位的借款都是屬于融資的范疇。
表外融資的定義
表外融資指的是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而又不體現在財務報表當中的融資行為。
表外融資對當下高周轉、高負債的房企來說,好處多多,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使得債務隱形化,大大優化了財務報表,使得市場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度大大提升;
二是使得房企在信用評級時占盡優勢,會導致投資者對房企的償債能力進行高估,增強表內融資的能力,降低融資成本。
三是擴大經營成果,表外融資不體現在房企的資產負債表里面,但是經營的成果卻體現在了損益表當中,體現出房企的資產收益率相當不錯。
2017年某宇宙級房企,在7月的年中業績公報中宣稱,一口氣提前償還了所有的永續債,將綜合負債率由113%降低到61%。立即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積極響應。其中的操作,無非就是把表內融資負債轉變為了表外融資負債,而且現在該房企一直熱衷推行表外融資。
表外融資的幾種形式:
1、通過非并表企業進行融資
房地產發展到現階段,土拍金額越來越大,很多房企都采用合作開發的模式,注冊的合資項目公司融資成為普遍現象。
具體表現我舉個栗子:
A房企與B房企合資成立了一個項目D公司,用于合作開發某新項目,由于A房企在股權比例和控制力上沒有對項目公司D構成控制權,因此對項目公司沒有并表權。但是A與B公司約定D公司在開發過程中的融資,按照股權比例進行同比例分配。
由于D公司屬于A房企的非并表企業,因此其融資性負債就不體現在A房企的財務報表中,但是實際上A房企對相應的債務還是負有償還的義務。
2、租賃
這是最傳統的表外融資的方式。租賃又分為經營性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一般來講只有經營性租賃才被視為是合法合規的表外融資方式。但是只有融資租賃對房企來講才是最切合實際融資需求的。
所以很多有物業出租的房企拼命地想把融資租賃在合同中變現為經營性租賃行為,從而表現為表外融資。
具體操作方式表現為,投資者首先對相關的資管計劃進行認購,如集合信托計劃、私募基金等。
資管計劃對房企下屬的項目公司進行融資,與投資者約定了固定的投資回報或者優先分紅權利。
房企對該項融資計劃進行了擔保(沒有股權抵押或質押的保證擔保不體現在表內),最終由房企或者是項目公司對投資者持有的股權進行回購。
具體的交易架構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6月份銀保監會23號文的發布,明股實債目前在地產融資端可操作的空間基本不大了,未來做真正的股權投資才能行得通。這個問題我往期文章專門講過了,附鏈接:
4、關聯方借款融資:
有的房企采用向關聯方或者上下游合作伙伴借款的方式,用經營性負債代替金融負債。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云里霧里,我舉兩個栗子大家就知道了。
比如從去年開始流行的各大房企的商票,還有要求總包單位墊資到主體建筑封頂的某房企的“騷操作”,都是屬于廣義的關聯方借款行為。
這部分負債通常表現為“長期應付款”,但房企確實要在這類行為當中承擔一定的融資成本。
5、ABS融資
ABS融資將原始資產權益人將一些流動性較差或者較難變現的資產,通過資產支持計劃變為現金。地產類的ABS因為種類的不同,可以實現部分或者全部地出表,有的項目主體因為本身就不在表內,不構成房企的有息負債。
主要類別有供應鏈ABS、購房尾款ABS、物業費ABS、REITs、CMBS、物業租金ABS融資等七種。
紅色部分屬于表外融資特征較為明顯的房企,當然僅供參考。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投拓江湖”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