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柏長青
來源:巴路君(ID:baluzhengguijun)
3月3日,美聯儲突然降息50個基點。此次緊急降息,市場并不買賬!美股當天最終收跌2.9%。周五也繼續收跌。
緊急降息通常都意味著發生了突發的大事。而突發事件未來怎么演繹無人知曉。但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是人性使然。所以美聯儲此次緊急降息看似有些意外但也算是情理之中。
雖然美聯儲面對突發事件尤其是導致股票大跌的突發事件選擇緊急降息似乎無可厚非。但這也不妨礙我們對此進行深入分析。之前歷次緊急降息都是經濟金融領域出現了各種各類的問題。但有一點需要說明,這些問題不直接關乎人的生死。但此次新冠疫情首先關系到人的生死。這是疫情和金融危機的關鍵不同。
的確,疫情沖擊會引發經濟金融領域的問題:現金流斷裂,收入下降,企業破產等等。這和金融危機相似。但不管是股票暴跌也好,債券違約也好,還是金融危機,勞動者和生產者的勞動意愿并沒有削弱,甚至比危機前更加飽滿。政府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供流動性、降低借貸成本,提供就業機會。如此,經濟能夠從這些沖擊中恢復過來。
但在疫情蔓延下,老百姓首先思考的問題是生與死的問題,而不是饅頭多與少的問題。二者之區別可用一例說明。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央行給大家免費派發饅頭。多數人會飛奔過去去拿,甚至去搶。但是在疫情下,央行說要免費派饅頭,但是去拿的路上可能會感染病毒并最終失去生命。你會去拿嗎?即使拿到了,也安全的吃下去了,你會像金融危機的時候那樣外出找工作嗎?
很顯然,央行的大招應該放在疫情明顯控制了之后。因為在疫情控制之后,老百姓的工作熱情慢慢恢復,此時再輔以幾個好吃的饅頭,此時的刺激效果應該是最佳。
二、海外國家離“理想狀態”還有明顯距離
面對疫情的沖擊,國家各個系統被充分被調動起來則為“理想狀態”。所以我比較喜歡這樣判斷疫情走勢:看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防控狀態和理想狀態的距離。按照此框架判斷,海外疫情離明顯控制還有距離。雖然很多國家都在最近一周時間向理想狀態靠近了一些。有幾個人口大國離理想狀態很遠。此時言拐點為時尚早。因為國際人口流動把病毒外溢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案例比比皆是。
三、告誡
病毒是一視同仁的。既然它在中國能夠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就感染近7萬人。那么在其他地區大概率也會是威力不減。對此我們不應抱有任何僥幸心理。海外疫情遠遠沒有到達可控的階段。而美聯儲此次早早的降息,不僅不能增加些安慰,還會徒增幾分恐慌。對資本市場而言,海外國家防控措施的快速升級或許才是真正的解藥。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巴路君”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美聯儲此次緊急降息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