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邦0504
Wind彈出消息:”5月24日,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和上海銀行聯合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助力民營房企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22年第一期中期票據。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擬創設總金額不超過1.3億元,支持新城控股融資總規模不超過10億?!?/p>
新聞不長,但令人振奮!因為這是CRMW、CLN、信用保護憑證等一水的中國版CDS推出以來,第一個真正起到支持困境發行人的信用保護工具。
市場朋友都知道,有些項目的“創新意義”要要遠大于其實際意義,引來媒體朋友們報導一下,對領導有個交代就得了,但是行內人一看,也就是笑笑不說話。
銀行間CRMW,2010年剛推出的時候,第一批創設項目的保護對象居然包括了中國聯通、中國石油這類幾乎沒有違約風險的央企。
交易所的信用保護憑證,有21中證W1、21中信W1、21招商W1這種保護對象為證券公司自己發行的債券,保護期限只有不到90天的純示范性項目,還有近期猛烈宣傳,但其實是只保利息不保本金的民營地產保護憑證(咱們投資人買保護憑證難道是只沖著利息去的嗎??)。
除了上述這類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的項目,前期還是有些實踐值得稱道的,比如2018年底開始的民企抒困CRMW,支持了包括東方園林、紅豆集團、瑞康醫藥等一批中債隱含評級較低,在債券市場融資存在實際困難的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通過銀行和中債增等機構提供的CRMW,獲取更高的市場認可度,實現了順利發行。
這類被CRMW保護的民企有個特點,就是雖然債券市場不甚認可,但還是有一幫與自己關系非常鐵的銀行兄弟,并且自己經營并沒有出現實質性困難。
畢竟商業銀行這類主要創設主體,現在整體還是”雨天收傘“的風格,行里的風控等條線不太允許投行部門通過CRMW創新,最后做成了”接盤俠“。最早一批的民企CRMW實踐中,也確實有那么一些企業出現了經營惡化的情況,典型的像東方園林,出現風險事件后,再沒有哪家機構愿意出CRMW了。
直到新城控股這單CRMW的橫空出世,標的主體新城控股是典型的困境發行人,本輪民營地產風險爆發以來,新城控股也是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雖然沒有像花樣年和融創那樣完全躺平,但是其估值已經是扶搖直上,1年期到期收益率目前超過了26%的水平。
這個26%的收益率水平,在當前的國內債券市場環境,基本宣告其喪失了市場化再融資的能力,確實從2021年6月底以來,新城控股在國內也再沒有發出去一筆信用債。
這時候為新城控股發新債提供CRMW增信,是明明白白的“雪中送炭”行為,不再是嘻嘻哈哈的“錦上添花”,提供信用保護的機構需要承擔不小的違約風險。
相信這筆CRMW業務在創設機構內部,必然是相關同事經過不懈努力,回答了不同部門的各種質疑,做好了各種應對之策,甚至是前臺領導立下軍令狀后,才能見諸于市場。這些努力在當下的金融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
為勇敢的中債增和上海銀行點贊!也希望這筆CRMW業務能推動國內類CDS業務的高質量發展,盡早將業務拓展至真正需要被保護的主體,實現信用保護應有之意。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市邦”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第一支雪中送炭的CR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