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歡樂馬
來源:陌爺地產圈(ID:gh_6e6c6fd48723)
2018年6月22日,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全新品牌主張:更懂生活,更懂你。
當時的品牌主張解讀:藍光不知疲倦翻山越嶺,開疆拓土,從成都走向全國,為了人們的理想生活而奮斗。
藍光深知奮斗者的冷暖,懂得奮斗者的苦樂,明白他們需要什么,為何拼搏。
產業結構的升級,讓藍光貼合人類生活的核心需求,提供越來越豐富的產品與服務。
現在看來解讀用在暴雷的藍光身上更貼切,藍光深知違約的風險,懂得暴雷的苦了,明白他們需要資金,到期兌付本息。
一個地產公司即將暴雷的征兆是什么?我們對藍光風險發生初期到徹底違約暴雷的過程進行剖析解讀。
01
藍光為什么會暴雷?
藍光暴雷的4個主要原因:
一、高杠桿高負債:藍光以“快周轉”作為公司生命線,不斷利用各類金融杠桿提高自身負債。
“三道紅線”一道沒落全踩腳下,等到房企紛紛降檔避險之時,藍光猶如冰面騎馬完全停不下來,降檔效果甚微。
二、融資環境助推:傳聞藍光頻發與金融機構分歧糾紛,疫情助攻引發境外債券異動,公司逐步喪失造血功能。
三、資產流動性差:早期地王事件頻現,無下限放低合作門檻,看似資產數量龐大,一旦市場下行,變現難度非常大。
四、入不敷出難維持:布局全國是房企發展的大趨勢,但新入城市人生地不熟,勢必開發成本普遍偏高,再加上部分城市所謂“戰略性進入”盈利水平一降再降。
西南大本營防守疏忽,整體銷售放緩,陷入回血放緩異地放血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
一個暴雷地產公司的特征
案例1:佑康進坑3分鐘,爬坑10年未出坑
2010年浙江食品界老大佑康3分鐘競得杭州申花地王。
新手佑康未經受得住政策調控的敲打,競得后2年都未動工,后期持續陷入資金鏈斷裂,回籠資金去向不明的深坑。
2018年佑康不得不申請破產。近幾年在物產中大托管下慢慢回血,一邊破產清算,一邊仍繼續生產速凍食品。
新手上路拖垮主業,說的就是佑康。
案例2:協信愛商業,就是轉不動
7月5日,重慶五院發布了一則案號為(2021)渝05破申428號的破產審查公告,內容顯示,重慶市協信遠創實業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
早前協信遠創在債券違約公告中解釋,由于公司資產結構偏重,項目儲備構成中商業、辦公型物業占比較高,住宅類產品占比較低,去化周期偏長。
非可售住宅業務占比高,資金沉淀大,暴雷風險發生概率大。
案例3:布局集中度高,一損既損華夏幸福
華夏幸福深耕細作京津冀都市圈,產業新城模式資金峰值高不可攀。
受政策調控及華北經濟增速降低需求降低等問題影響,前期投入資金回正遙遙無期。
案例4:杠桿太高,受大環境影響快周轉轉不動藍光發展
此類暴雷公司是隨著境內外融資環境惡劣出現,與前三個案例不同,藍光專業住宅30余年,較少觸及大體量自持商辦,亦在試圖布局全國跟上不同能級城市市場輪動。可惜高杠桿+高周轉信仰=高風險。
其他案例n主要集中于經營、財務及其他因素:
03
一個地產公司即將暴雷的征兆是什么?
——我是怎么發現爸爸的工廠快要倒閉的
雷點1:爸爸為兒子擔保,兒子為爸爸擔保,幾個兒子之間擔保,外人看來都是一家人無所謂,但實際已經債臺高筑了。
公司為控股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為本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相互間提供的擔保余額激增,通過會計手段均體現為無息債務,但已充分體現公司財務問題嚴重,實際債務遠高于賬面。
雷點2:爸爸拿著廠房房本找各種各樣的人借錢,能借都借。
股東累計質押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比例增高,質權人多為信托、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國家加強融資監管力度的大背景下,仍加大非標融資規模,足以看到一顆渴求錢財接濟的心。
雷點3:爸爸廠里的老工人都一個個走了,那廠里一定出了大問題。
公司快速發展期人員必定有進無出,等到房企高管變動一定有蹊蹺,就算公司本來沒有問題,高管的頻繁變動本身對公司發展持續性有較大影響。
嘗試抵押或者變現部分資產盤活資金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低價變賣涉及核心優質資產,所謂立命之本,就說明償還債務的急迫性。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陌爺地產圈”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一家地產公司即將暴雷的征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