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辰光崔志蕾
來源:鋅財經(ID:xincaijing)
2022年,隨著全國養老金統籌步伐不斷加快,三孩“護航”政策加速落地,有關“家”經濟的利好政策不斷釋放。尤其是“兩會”以來,從育兒到養老,有關“家”的建議頻掛熱搜,家庭消費和服務賽道或將迎來新的增長點,而這也成為市場和行業不斷加碼的下一個風口。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傳統零售平臺國美,憑借前瞻性的“家·生活”戰略布局,已在“家”經濟政策大潮來臨前,搶占了市場的有利地形。與此同時,作為其線上布局的重要一環,真快樂APP開始發力,2月7000萬的月活以及350萬的平均日活,無疑預示著國美“全零售”的理念正日漸成熟,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01 線上渠道開始發威
3月1日,國美以“真值·敢比”為主題開啟了年后的首場大促,其中,線上平臺真快樂APP啟動了“全家樂購季”,線下平臺國美電器同步開啟惠民消費月“黑伍”大促。
作為國美的線上平臺,真快樂APP充當了此次大促的重要角色,將社交和購物相融合,主打“樂”“購”兩大板塊。
在購物端,真快樂APP“嚴選好店”,回歸零售本質,攜手廠商共享共建線上零售平臺;專業買手和平臺堅守高品質真低價理念,共同“真選商品”,縮短顧客購物決策鏈,以實現真正的“閉眼入”。
在“樂”頁面,用戶可以分享精彩內容及關注其他用戶,也可根據個人興趣瀏覽不同頻道的筆記內容。此時的真快樂APP,充當了社交娛樂軟件,能夠吸引廣泛流量的同時,還能增加用戶的打開頻次,強化與消費者之間的黏性。
不僅如此,真快樂APP還開設了直播入口,將現有實體店的用戶資源轉化為直播電商的潛在消費者。
這些舉動表明了國美搶占年輕市場的決心。據國美與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共同發布的《中國零售業與家庭服務業融合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被視為“Z世代”代表的95后、00后消費群體,年輕化、社交化、娛樂化消費趨勢愈加凸顯。
可見,隨著新消費群體的崛起,數字化智能化新消費加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是整個零售行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這方面,國美以線上平臺真快樂APP為載體,構建了以賽事、榜單為特色的娛樂化平臺。在流量焦慮時代,開創出“商家娛樂賣、用戶娛樂買、一起分享樂”的娛樂化營銷新模式,在傳統零售企業的破局之路上做出了榜樣。

當然,國美并非一味追逐年輕消費市場,對其他年齡段的消費人群也同樣重視。
真快樂APP推出的“視頻導購”服務為的就是覆蓋更多年齡段消費人群。相較于傳統客服行業文字、圖片的服務過程,“視頻導購”實現了溝通方式的化繁為簡。在國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的趨勢下,“視頻導購”服務恰好響應了智能產品“適老化”的號召。
另一方面,在防疫常態化階段,“視頻導購”服務還可以解決消費者居家咨詢問題,減少了不必要的線下接觸。
目前,“視頻導購”服務在真快樂APP以及國美全國4000多家線下門店已經全面鋪開,成為打通國美線上線下全場景消費閉環的重要“武器”,實現了“到店、到網、到群”的三端覆蓋和“人、貨、場”的深度融合。
得益于這種差異化的服務,在線上平臺成為零售行業的標配時代中,讓國美有了更多的競爭籌碼。
根據國美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2月,真快樂APP的月活達7000萬,平均日活約350萬。這樣的數字對發力線上渠道較晚的國美來說,足夠亮眼,是消費者對真快樂APP的認可,更是市場對國美全渠道戰略轉型的肯定。
或許受到市場的鼓舞,國美預計到2022年12月,每個家庭在國美生態內娛樂和消費等時長實現月均8至10小時。而社交化、娛樂化的真快樂APP無疑將是國美生態內的“流量擔當”。
02 “真值·敢比”是殺手锏
在零售業全面進入線上線下渠道一體化時代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在產品的“質”和“價”上做文章,而這一點,恰恰是國美的一直以來的殺手锏。
在大促啟動會上,國美零售副總裁趙麗明解釋了“真值·敢比”,值的是真選好貨、質優價廉、周到服務;比的是堅守零售本質和用戶價值的知與行,比的是綻放品質生活、精彩人生的喜與樂。
據悉,通過線下平臺國美電器,國美還在全國范圍內補貼約10億元,除了繼續加大家電、3C品類的優惠力度之外,對非家電品類的補貼也超過1億元,涵蓋全國各地“名優特”產品。

“打鐵還需自身硬”,除了消費補貼外,國美“真值·敢比”的底氣還在于沉淀多年的品牌效應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
鋅財經了解到,以線下零售起家的國美,35年來已與眾多品牌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在電器方面,國美積累了海爾、TCL等眾多大牌廠商資源,不僅能從源頭把控商品質量,直接根據用戶需求從廠家定采商品,還能通過廠家直銷砍去溢價,真正讓利消費者。
以此次“黑伍”大促為例,其中,市場價為3290元的戴森網紅爆款吹風機,到手價僅為2790元。要知道在去年“雙11”期間,戴森直播間的售價也就3190元。可見,國美的“真值·敢比”并不是嘴上說說。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鋅財經表示:“價格競爭力需要以銷售規模和資金實力做后盾,國美在家電品類的銷售規模還是很有優勢的。同時,國美的線下實體店、家電家裝的供應鏈和送裝一體的服務能力,以及國美品牌和穩定的組織都是優勢?!?/p>
實際上,國美曾多年占據國內家電銷售市場的一半份額,在此期間,國美憑借品牌效應積累了眾多合作廠商和大批忠實用戶。直到現在,養成消費習慣的老顧客在做家電購買決策時,大多仍愿意首先考慮國美。
據國美財報披露,2021上半年,收入約為260.4億元,其中,線下門店收入仍是國美的主要收入來源,約221.5億,同比增加34.06%。除了收入增長,其他利好還表現為:GMV同比增長24.42%、綜合毛利率增長約2.6個百分點、虧損收窄。
需要說明的是,國美“黑伍”大促已舉辦多年,而從財報的多項增長可以看出,國美的“真值·敢比”并不是靠“犧牲”價格去換銷量的增長,而是在真刀真槍的干。
另一方面,國美自2017年提出“家·生活”戰略后,開始從家電向家居、家裝領域滲透。不僅如此,國美還曾與京東在采購端、供應鏈端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京東為國美零售提供了非家電商品端的補充,國美從京東引入食品酒水、服飾鞋包、家居家裝、日用百貨、母嬰玩具、美妝個護等優質商品。
供應鏈的愈發完善,讓國美幾乎實現全品類的覆蓋,這也進一步加大了“真值·敢比”的底氣。
03 深耕5年迎來風口
實際上,不論是真快樂APP的破圈,還是“真值·敢比”的底氣,背后體現的是國美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2017年,國美啟動“家·生活”戰略,從家電向家居、家裝等領域滲透,實現了由萬億級家電賽道,到萬億級家用品類的快速延伸。

對于這一戰略,莊帥指出,家電家裝屬于強關聯品類,這是國美戰略上的穩健經營理念以及競爭狀態所決定的。但是家裝市場同樣競爭激烈,國美接下來仍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和增長壓力。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鋅財經,零售行業很多企業有個誤區,就是盲目拓寬產品線,在核心的東西還沒做好的前提下就拓寬是很危險的事情。只有做到行業頭部的時候,在團隊、資源、知識儲備很豐富的情況,才可以騰出手去嘗試拓寬。
至少,幾乎書寫了中國零售業“半部史”的國美,有資格且有資本去拓寬產品線。
而傳統家居、家裝市場,競爭相對混亂,局勢并沒有3C零售行業這么明朗。因此,從家居、家裝向家電、3C延伸的難度無疑會更大。另外,在用戶的認知上也不好改變。
從這點看,國美“家·生活”戰略的第一步邁的穩當。
在2020年,國美又宣布“家·生活”戰略升級到第二階段,國美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消費場景,而是瞄準了“全零售”。
在國美35周年慶上,國美零售高級副總裁方巍曾表示,“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的核心目標是“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其主要實施路徑就是構建“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及共享共建”的生態閉環。
在鋅財經看來,國美“全零售”的內核在于資源的整合與生態的開放,這對國美在品牌運營能力和全渠道的數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國美真正區別同行的壁壘。
實際上,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全渠道發展不僅是零售行業,電商平臺也呈現這個趨勢。近年來,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布局實體經濟,分別推出了盒馬鮮生和京東七鮮等線下門店,全渠道的競爭不可避免。
但國美也有自己的看法,既是競爭,又是競合。國美與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都曾達成過戰略合作,在流量、聯合采購、物流等層面實現相互賦能。通過競合關系,把國美的商品帶到更多的場景中去,促使其供應鏈在輸出角度獲得更多活力,在零售市場的賽道也越走越寬。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當前國家不斷釋放促進家庭式消費的政策紅利,“家”經濟正成為當下風口。
在國美的“真值·敢比”發布會上,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零售業與家庭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符合時代長期發展趨勢,零售相關企業可積極抓住數字化轉型,升級新機遇,在“家”經濟領域大展身手,讓實體經濟真正“活”起來。
記得有人曾總結,風口不是追上的,而要等出來,需要在一個行業深耕。
而趕上時下“家”經濟的風口,國美其實已提前布局了5年。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鋅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家”經濟升溫,國美重新定義消費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