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消金漫談
來源:消金漫談(ID:cf-talk)
上周,業內靠譜消息傳出若干消金公司、商業銀行收到所在地監管窗口指導,要求壓降對客定價至IRR24%,整改期為1年。
簡單來說,這意味著消費金融行業收入上限被再一次壓低,兩線三區翻篇,整個市場將再一次面臨重塑和洗牌。
自從收到確切的調價消息,行內從業朋友就不斷討論定價下調對業務的影響,簡單梳理后總結如下若干點,與各位共同思索。
在這個行業里,總利潤利潤 = 對客定價(14-36%) - 機構資金成本(3-9%)- 運營成本(1-3%) - 風險成本(1-10%) - 流量成本 (8-12%)。
假設數據全部年化,在其他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對客定價壓縮1/3,行業總利潤至少壓縮1/3,業內各參與方根據不同議價能力,倒逼業務模式變化,本質上就是由于各大部委聯合監管從而導致消費金融行業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
諸神黃昏的影響究竟怎樣,大抵如下吧:
? 行業盈利空壓急劇壓縮,部分消費金融公司轉盈為虧,個別持牌消金、小貸或退出市場
? 螞蟻、微眾等巨頭負面影響較小,甚至利好,因為本身輸出流量的定價就在24%范圍內
? 對強增信模式負面影響巨大,24%定價很難支撐增信通道費用,分潤模式或成為主流
? 互金平臺營收預期將劇烈滑坡,海外中概股互金公司應收下降,股價預期持續下滑
? 腰部腿部腳部互金平臺再迎來一波裁員潮,同時消金、銀行相關人員獎金或腰斬
? 消費貸款獲得性降低,高風險次級客戶失去消費貸資格
? 次級客戶被強制壓出,多頭落空,短期內行業不良貸款情況上升
? 價格敏感客群得知限價令后,維權數量上升,加速行業不良貸款
? 對客價格率先實現“普惠”之后,緊跟著數據、征信、消保迎來強監管潮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消金漫談”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定價24%落幕,消金迎來諸神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