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債券民工在路上
城投公司資產整合重組的案例很多,一般都是通過無償劃轉的方式,但是也有很特別的方式。2022年5月9日,威海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高新”)公告,通過吸收合并的方式進行資產整合,被吸收合并方為威海高新城市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城建”),這兩個公司的名字也是非常接近。
根據公開信息,本次吸收合并的協議是在2021年8月26日,高新城建是在2022年3月4日完成了注銷。在吸收合并之前,高新城建的資產總規模為5005萬元,負債規模為1950萬元。而在吸收合并之后,截至2021年末,高新城建的資產規模為0,負債規模為0。
吸收合并這種模式在上市公司中應用的非常之多,是一種很成熟的業務模式,但是城投公司領域非常之少見。從實踐來看,城投公司之間的資產整合重組主要是通過無償劃轉模式進行的。所以對于這次吸收合并方式進行資產整合的原因,有點不太理解。知道具體情況和原因的的大佬,可以私信告訴債券民工。
威海高新原名為威海市雙島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投融資管理中心。威海高新的營業收入主要為基礎設施建設業務收入和租金收入。威海高新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的合作對手為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租金業務的來源是熱力及管網租賃、海域使用權租賃和產業園區廠房出租。從業務模式來看,威海高新屬于典型的城投公司。
威海高新目前存量債券金額為33.20億元,存續債券只數為4只,存續債券產品包括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和中期票據。
城投公司進行資產整合,將區域內的重要國有資產進行了優化重組,實際上為新城投公司的形成和組建提供了基礎。組建新的城投公司,可以承擔更多的公益性項目建設任務。雖然國內城鎮化建設水平已經達到了新的水平,但是部分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有待進一步的提升與完善,而這些任務都是需要城投公司來實現。組建新的城投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現有監管的限制條件。在現有的監管政策之后,部分區域的城投公司因為負債率、隱性債務、其他應收款占比、凈資產額度、債券余額等原因,融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券民工”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