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債券民工在路上
來源:債券民工(ID:bondworker)
根據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021年8月20日披露的《關于公布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注冊評價結果的公告》,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被評定為A類信用評級機構,可以從事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結構化產品和境外主體債券的評級;安融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被評定為B類信用評級機構,可以從事金融債券的評級。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具有全牌照的評級機構已經達到了7家,分別為中誠信國際、聯合資信、中證鵬元、東方金誠、上海新世紀、大公國際和遠東資信。與此同時,評級新勢力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安融評級首次亮相是在中國證監會2020年10月21日公布的《完成首次備案的證券評級機構名錄》中,已經可以從事交易所債券產品的信用評級。此次獲得的金融債券的評級資格,可謂意義深遠。
遠東資信和安融評級此次新增評級范圍的獲取,可能要讓評級機構之間的競爭更激烈了。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評級機構的市場出現了一定的縮小。因為各個監管機構分別發文,取消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評級要求、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的評級要求。監管文件主要內容如下:
1、新《證券法》修訂實施之后,證監會于2021年2月26日相應修訂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取消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信用評級的強制性規定。
2、2021年3月26日,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實施債務融資工具取消強制評級有關安排的通知》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注冊發行業務問答(第9期)| 取消強制評級》,明確“申報環節,不強制要求企業提供債務融資工具信用評級報告及跟蹤評級安排作為申報材料要件”,“發行環節,取消債項評級報告強制披露要求,保留企業主體評級報告披露要求”。
3、2021年8月11日,人民銀行發文,試點取消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的信用評級要求。
從市場情況來看,目前部分評級機構已經上調了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的收費標準,相較《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評級收費自律公約》有了較大的增幅。收費標準的上浮可以短期內對沖評級新規取消強制評級的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信用評級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的新階段,單純靠收費標準上調很難實現持續發展。投資者付費模式的開展和廣泛應用,可能才是評級機構的新賽道。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券民工”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評級機構間的競爭可能要更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