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小債看市
來源:小債看市(ID:little-bond)
世茂福晟“世紀收購”后前途未卜,由于福晟集團涉及多起民事訴訟和執行案件,其能否按期償付旗下多只債券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債券暴跌
10月14日上午,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福晟集團” )旗下“18福晟02”成交凈價大跌,連續刷新上市以來最低價。
據悉,“18福晟02”最新成交凈價為72.8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9.0%,創出上市以來最低價,成交收益率飆升至355.5499%,偏離上一交易日尾盤收益率18,128.24bp。
“18福晟02”成交曲線
據公開資料,“18福晟02”發行于2018年11月,當前余額10億元,期限為3年,票息7.9%,附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該券將于2021年11月19日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福晟集團首次出現債券異動。
此前,福晟集團旗下“20福晟02”、“19福晟01”、“20福晟01”、“19福晟02”等債券中證隱含違約率均出現大幅波動,“18福晟03”也發生偏離估值較大價格異動。
消息面上,10月13日中泰證券公告稱,由于福晟集團涉及多起民事訴訟和執行案件,其能否按期償付“18福晟02”等多只債券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并擬召開持有人會議。
召開持有人會議通知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福晟集團存續債券12只,存續規模99.25億,債券到期日主要集中于2021和2022年,其面臨集中兌付壓力較大。
存續債券到期分布
一個月前, 大公國際已將福晟集團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18福晟02”、“18福晟03”、“19福晟01”、“19福晟02”債券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A,同時其主體及債項也被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2019年下半年,福晟集團由于前期激進擴張,資金鏈斷裂爆發債務危機,后雖有“白衣騎士”世茂集團搭救,但后者被指“只吃肉不救火”,福晟目前仍深陷債務泥潭。
負債壓頂
據官網介紹,福晟集團創建于1993年,是一家地產、建筑兩翼協同,涉足金融貿易、物業管理等多元化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福晟集團旗下擁有福建福晟集團、深圳福晟集團、福建六建集團等百余家下屬子公司,員工達六千多人。
2019年以來,福晟集團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變動多次,目前其控股股東為錢隆投資,持股比例為51%,穿透后公司實控人為自然人潘偉明,合計持股52.43%。
值得注意的是,福晟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德耀鴻鼎,是為福晟集團紓困的資金平臺,各紓困方通過該平臺,幫助福晟解決債務問題,該平臺六位合伙人分別是東方資產、中國信達、平潭臻顏、錢隆投資、福晟集團建設及世紀景順。
穿透后,世茂集團控制的平潭臻顏,持有福晟集團8.17%的股權以及福建六建集團3.17%股權。
股權結構圖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福晟集團以468.8億操盤金額在房企中排名第61位;以370.9萬平方米操盤面積排名第50名,位于百強房企之列。
克而瑞2019年數據
然而,近年來由于資產減值和毛利下滑等原因,福晟集團盈利能力明顯下滑,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
2019年,福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26.81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歸母凈利潤8.52億元,同比增長5.08%,但經營性現金流卻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狀態,凈額為-26.89億元,對債務和利息的保障能力下降。
實現凈利潤情況
在土儲方面,2019年福晟集團拿地節奏放緩,無新增土地面積。
截至2019年末,福晟集團累計土儲369.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4%,未來房地產開發業務規模可持續性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截至最新報告期,福晟集團總資產為913.95億元,總負債706.64億元,凈資產207.32億元,資產負債率77.32%,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68%,凈負債率131%。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福晟集團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占總負債比為67%,債務結構待優化。
截至2019年末,福晟集團流動負債有470.06億元,主要為其他應付款項和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有63.88億元。
然而,相較于短期負債,福晟集團流動性明顯不足,其賬上貨幣資金只有31.84億元,現金短債比為0.5,并且現金中有近半為受限資金不可動用,其短期償債風險較大。
在備用資金方面,截至2019年末福晟集團銀行授信總額為392.82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為247.77億元,表面看財務彈性尚可。
銀行授信情況
在負債方面,福晟集團還有236.58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款175.75億元,其整體有息負債有315.97億元,帶息負債比為45%。
在福晟集團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的有87.08億元,1-2年內到期的有158.31億元,其余2-3年和4-5年內到期的分別由39.23億和31.35億元,可以看出其短期債務到期壓力較大。
有息負債高企,致使福晟集團2019年財務費用同比增長6%,利息支出高達6.56億元,列入資本化利息21.31億元,同比增長3.9億元,對利潤形成嚴重侵蝕。
財務費用情況
業績下滑、流動性吃緊情況下,福晟集團償債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外部融資。
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晟集團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現金短債中,有兩項指標高于監管要求的“三道紅線”,未來其再融資將受限。
在融資渠道方面,福晟集團渠道較為多元,除了發債和借款,其還有4次租賃融資,231次應收賬款融資,39次股權質押融資以及6次信托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福晟集團還獲得政府補助2600萬元,主要為土地價款遞減銷稅額及總部經濟獎勵等,但這對其償債來源影響較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福晟集團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項數據飆升,分別由16.18億元增長至37.3億,58.21億增長至125.67億元,合計占流動資產的20%,主要為應收關聯方往來款,且均不計息,存在較大資金占用風險。
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情況
總得來看,近年來福晟集團業績下滑、流動性緊張,而其將在1-2年內集中到期的債務卻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頭頂,可以說后債務危機時代的福晟,仍然深陷債務泥潭。
黑馬失蹄 世紀并購
1993年,因廣州籌建水電站,潘家原籍的土地也在征收范圍內,補償標準是每人5萬元,按照全村千余口人計算,安置金接近5000萬元。
但潘偉明兄弟發現,安置金無法滿足村民的購房需求,于是他們建議村民將資金借給自己,成立房地產公司。等到安置房完工后,村民用房抵扣相應款項或者留在公司享受分紅。
就這樣,潘氏兄弟拿到了創業的啟動資金,房子建成后效果初顯。
嘗到甜頭后,當時已是廣東從化市最年輕鎮長的潘偉明,毅然辭去公職,與其兄創建了廣東云星集團,并先后開發了包括廣州星河綠洲、夏日港灣在內的多個地產項目。
創業初期,潘偉明表現得很節制,對成本控制的風險意識特別強烈。
2003年,福晟集團成立,哥哥扛起了云星地產的招牌,而潘偉明則全身心投入福晟。
兩年后,福晟集團斥資1億多元,并購重組具有70年歷史、產值20億以上的福建六建集團,被業內視為“蛇吞象”的經典案例。
也是從那時起,上市成為潘偉明的目標。
2015年前后,為了上市,福晟逐漸開啟規模化擴張之路,通過兇猛的并購拿地,囤糧拓儲。
2017年,福晟以1358.8萬平方米新增土儲成績,和融創、恒大、碧桂園、萬科等龍頭房企一起出現在前十名的位置上。
同時,福晟高價拿地、“短債長投”的融資模式,也為日后的危機埋下了隱患。
2018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樓市遇冷項目去化困難,讓本就資金緊張的福晟流動性迅速惡化。2019年下半年,福晟股價閃崩、裁員一半、申請破產被拒等消息彌散開來。
流動性危機下,福晟開始出現債務逾期。2019年8月福晟集團與鉅派投資共同發起的“鉅福光晟并購專項基金”逾期未兌付。
今年9月,由于上述7.5億私募基金逾期問題,福晟前灘項目基金投資人、鉅派和前灘項目業主在上海引發一場證照章“爭奪戰”的鬧劇。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晟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后,不少金融機構要求其提前還款,甚至出現抽貸現象,這使得危機中的福晟越陷越深。
今年1月,福晟與世茂集團達成合作,并推出“世貿福晟”合作平臺,合作范圍包括其千億可售資源,以及近4000億舊改存量貨值,這被業界稱為房地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并購案之一,號稱“世紀大并購”。
然而,有知情人透露,世茂集團并沒有對福晟進行整體收購,持股不代表實際股東權益,福晟復雜的債權債務,世茂也并未真正重組與清理。
目前,福晟危機重重,其被執行人信息多達數十條,法律訴訟不斷,所持多家公司股份被凍結,并且多只福晟系基金出現延期,項目交付延期,員工跟投債務也沒有解決。
被執行人信息
“白衣騎士”不能救福晟于水火,“合作”也并未能將世茂于福晟的權責一致。曾經的業界黑馬、有著千億夢想的福晟,如今落地一地雞毛,輸就輸在了“激進”二字上。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小債看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