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裕道人
來源:資管裕道人(ID:lwwjy1991)
最近這位局外人火了
11月12日,24K財經發表了文章名為《作為一個局外人,說說我對四川信托投資人們訴求的一些看法》
正是這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
自2020年5月四川信托TOT系列產品全面暴雷以來,四川信托投資人經歷了長達一年半左右的痛苦和等待。
局外人之所以引起廣泛的爭論,還是在于他拋出了五個爭論性的觀點,并且給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評價。
分別是TOT產品不應統一兌付,禁止員工離職并且返還全部工資和提成,盡快兌付TOT項目回款,要求四川信托承擔連帶責任以及有關部門為投資者本息進行兜底等。
針對這5個問題,局外人一一進行了點評。
僅從專業知識角度來講,作為局外人確實有自己的見解。針對5個觀點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論據,不過最后的結論卻很是無語:每一條實際上都很難實現。
最初這篇文章是發布在百家號,在這篇文章下面評論列表上一共有148條留言,不出意外基本上都是對這位局外人的謾罵反對質疑。
有必要強調的是,自媒體僅僅只是發表個人觀點的平臺,并不代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代表的只能是個人。
只要觀點沒有觸犯有關法律法規的禁區,其他人是沒有權利阻止其發聲的。不同意觀點是一回事情,能否發聲是另外一回事情。
局外人的錯誤在于,他忘記知識是冰冷的,人卻是溫暖的,很多觀點也經不住推敲。
關于這280億TOT產品的訴求不同,投資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其中關鍵一點在于究竟是所有TOT按統一整體來進行兌付,還是按照底層資產來進行兌付,始終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投資人內部也出現了分歧,爭論得很激烈,至今誰都沒有說服誰。所以這件事情最后的處理,會給予類似案例一個思路。但是現在一切都是懸而未決的事情,統一還是分項目沒有定論。
信托財產獨立是信托存在的前提,但是四川信托確實存在嚴重的違規挪用的事情。既然存在挪用,那么獨立性這個邏輯也就不復存在。
2.什么可能返還?
至于員工離職一事,去年川信規定員工不得離職,所有條線的員工目前就是待命當中。有些轉催收,有些轉安撫。
返還所有工資和提成一事,可以參考P2P處置的案例。工資作為合法勞動的報酬,并不在處置之列。不過因銷售TOT所獲得的提成,會否納入到返還的范疇,這個在處置P2P案例中有先例。如果要返還,那么可能這一部分的返還是最有可能的。
3.盡快兌付投資者
這是當然也是必須的,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于資產的處置,更不利于投資人的身心健康。糟糕的是,目前回款速度遠低于預期。來自有關媒體的報道顯示,目前TOT項目整體回款也就20多個億,究竟卡在那里,出現什么問題,還不清楚。但是不良資產難以處置,并不是不加快的理由。
5月份銀保監會已經出臺信托與AMC合作的文件,就是為加快風險資產處置而設置的,所以應該盡快推進!否則如何對得起苦苦掙扎的投資人?如何捍衛法律的尊嚴和信托的信任?
4.承擔連帶責任
引用一位分析的留言,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事實上,四川信托玩的是地地道道的龐氏騙局!委托人的資金被其挪用于借新還舊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掩蓋其投資失敗、股東挪用,和股東分紅,績效發放,大股東,高管們都賺得盆滿缽滿。
最可恨的是:面對四川信托的欺詐行為,監管形同虛設!一、沒及時發現問題。二、2018年4月發現問題后,不提示不處置,導致 8000 多位委托人成為同樣的受害人。上述共同特征表明, 四川信托主動管理型項目犯罪主體歸一、合同內容一致、導致的結果相同,毫無疑問,是同樣性質的“非標資金池”項目。
如果不顧事實生搬硬套“隔離”原則,對委托人是不公平不公正的。買時不知有“底層”,兌付卻全憑運氣去“摸獎”、“撞大運”或“血本無歸”。
如果四川局2018年4月發現川信的龐氏騙局后,哪怕僅對川信欺詐發行,隱瞞底層這一個問題進行了糾正,四川信托委托人是不會去買的,即使買了,打破剛兌,自行承擔損失也無話可說。
“局外人”閉口不談不講川信背信犯罪的事實,只大講特講信托資金的隔離!法律依據是建立在以事實為準繩的基礎上的,離開事實基礎,哪里還有客觀中立?分明是為認底的站臺,為監管失職瀆職脫責站臺,為川信的一幫犯罪高管和實控人劉滄龍等站臺!不論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罔顧事實來談論或處理四川信托的問題,都背離了黨的實事求是作風!脫離基本事實,空談依法依規,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所以一通分析下來,局外人的很多觀點也經不起推敲。更重要的是他對于川信投資人的態度。一副高高在上,客觀中立地站在那里,冷眼無視投資人的困苦。
但是這最不應該,信托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受托人文化建設更是這兩年全行業的共識和強調的重點。冰冷的知識,比不了溫暖的人心和態度。這也是資管行業,最最核心的東西之一。
試想:
如果沒有四川信托投資人持續努力的時候,川信劉滄龍現在只怕還在社會上逍遙法外; 如果不是川信的勇猛和無畏,可能還有更多投資人會落入TOT的陷阱! 如果沒有川軍一如既往地堅持,只怕現在的局面會更加糟糕!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資管裕道人”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