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M查債通
來源:雷猴的小號(ID:gh_6f903a861cab)
海通證券:信用債投資偏謹慎,行穩方能致遠
明年利差再下空間已然不大。從利差的絕對水平看,目前3年期以下久期品種利差仍低,展望明年上半年,利差中樞再下的可能性不大。
城投債:今年王者歸來,中短期仍是安全品種。各地防控債務風險的能力差異較大,市場對區域的區分度也在拉大,建議可在“好地區”適度保持下沉挖掘收益,同時防范“尾部”風險。
地產債:在地產分檔控制債務增速的思路下,行業邏輯發生改變,房企間分化會再度拉大,關注企業降杠桿效果。
產業債:邊緣國企信仰的弱化與僵尸企業的逐步出清已經開始,投資應避免盲目標簽化,回歸主體信用研究。
民企債:經濟仍處在修復過程中,這一過程或延續至21年上半年,民企債整體情緒的拐點在年內到來的可能性較小,還需耐心等待明年配置機會,短期可輕配經營表現好、就業貢獻大的行業龍頭,久期不宜過長。
中信建投:抱樸守真
產業債:盈利受疫情沖擊,但已入恢復階段,1-11月份產業債凈融資量1.70萬億,同比大幅增長133.78%。反映了疫情沖擊下債市對于實體經濟支持加大,把握盈利改善行業,但要謹慎債務周期出清風險。
地產債:地產基本面韌性較強,同時房企把握再融資窗口,未來三條紅線重塑行業格局,行業分化警惕尾部風險。
城投債:短期維穩政策利好,長期債務肅整控風險。近期永煤事件后,弱資質產投類城投受到考驗,短久期利差過低被一定程度糾正。但化解風險具備抓手,城投債調整雖存在價格風險,但尚不足以上升為大面積違約風險,一旦價格修復,城投債仍是明年值得重點投資的品種。
平安證券:“至暗”時刻以后,機會慢慢浮現
2021年信用違約規模將超過2020年,節奏前低后高,幅度看監管決心,風險點在地產、瑕疵國企、弱城投與銀行次級債。
信用債:長期看,信用債定價貴。但明年大概率是熊轉牛窗口期,是3年中期的收益率高點,宜配置,交易盤宜信用謹慎+拉長久期。
地產債:行業基本面對地產債難言樂觀,不建議增加敞口,但出現超預期事件以后可關注超跌機會。2021年非標仍有較大壓降壓力,建議優選償債壓力可控、非標依賴度不高的頭部房企。
城投債:2021年城投債策略應以防風險為主。逆周期政策退出,財政部對政府債務風險管控也可能加強,地方財政收入或受土地收入下滑的拖累,應防范估值風險;未來發生城投債違約也更可能首先出現在弱區域,應防范個別地區和主體的信用風險;部分細分和條款機會仍然可以挖掘。
產業債:鑒于永煤發酵后打壓瑕疵國企和上游周期性行業,在盈利改善慣性與社融見頂的組合下,我們認為未來半年中游制造業產業債相對占優,此外風險防御型行業也將在信用熊市中貢獻穩定性。
中資美元債:以美債收益率和美元為錨,21年建議謹慎。投資級美元債跟隨美債利率,2021年在經濟復蘇、通脹上行的大環境下收益率有上行壓力;高收益美元債可以關注短期的階段性機會,但中長期也難有太大趨勢性機會。
券種與條款:可短久期參與超AAA永續債、私募債,低資質主體的擔保債、優質ABS,博弈國企優先選擇企業債。
天風證券:2021年信用風險有所上升,弱資質主體、民企主體、尾部城投及部分地產主體可能承壓
預計2021年信用環境將在結構性的政策下展現一定的復雜性,信用風險將較今年有所上升,但不會顯著擴散。這一過程中弱資質主體、民企主體、尾部城投及部分地產主體可能承壓。
城投債:區域間的分化將繼續加大尾部區域壓力,從底線考慮,城投債依然是可以適度下沉或者說維持已有下沉力度的對象。
地產債:監管層對降杠桿、加強行業風險調控的決心不改,這一過程中部分高杠桿房企可能受到再融資政策收緊的沖擊而面臨資金面困難的局面,利差可能面臨行業性風險事件影響下的階段性走闊。
產業債:產能過剩行業方面,我們認為需求端邊際下滑,不過隨著行業整合的不斷推進,龍頭企業的市場地位和安全墊增厚。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雷猴的小號”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四大機構談2021年信用債年度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