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拓江湖團隊
來源:投拓江湖(ID:toutuoJH)
經常蹲在拿地一線的地產投資人,這兩年應該有一個非常深切的體會:在無數次的努力上會達到土拍現場,然后希望破滅之后發現一個真理 — 招拍掛拿地越來越沒意思了。
各大城市的核心區域,成熟區域的地塊,非常稀少,有的話也是50畝以內的小地塊,以20-30畝的居多。地塊不僅小,而且報名參拍的公司不在少數,溢價率非常高,直呼來不起。主城區的地塊,越來越“土豪化”,開發的產品也呈現“豪宅化”,沒有拿得出手的TOP系產品的房企,注定在測算時是吃虧的。
近些年出來的地塊,越來越偏僻,基本都是在城市的新區,或者主城的近郊區。很多大家往年壓根就看不上的地,現如今成了炙手可熱的,起拍價還不低,更不能理解的是,很多房企還趨之若鶩,最終成績也是極高的溢價率。
這種側面表現出來的土地“稀缺性”,讓越來越多投資人工作難到懷疑人生。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出在起拍價的抬高上,很多城市的土地起拍價都在變相抬高,地方政府的地價預期增加了,反饋的是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在加深。
地方政府不僅對土地的預期越來越高,起拍價越來越高,要求還越來越多。具體來講,衍生出了四種花式玩法:
1、配建幼兒園、道路、公共綠地、社區活動房、甚至是體育場什么的。更過分的,還得要求配建先竣工,不然不給辦項目的預售;
2、動輒無償移交人才用房,租賃用房,統籌房,比拼為國家做貢獻;
4、最狠的,還是限房價,限成本和利潤(例如2019年長沙住建部門那個發文),以及要求封頂后才能開盤的。
在這四種花式玩法下,根本不用考慮什么IRR,現金流回正周期,也不用做敏感性分析了。更不需要那么多專業程序,費那事干嘛,政府都給你設定好了,按照模板來,直接套表就行了。可能就每家公司的成本和拿地標準略有差別而已。
不過,好在第二波集中供地暫停又重新掛網以來,很多城市都修改了土拍規則,原來讓大幾千都很受傷的競自持和無償移交的方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改為競品質和現房銷售。
膽大的怕不要命的
既然套路都很明了,前期研判那些都很簡單了,剩下的就是看哪家公司給的售價預期高,成本價格低了,這個直接決定了拿地時的舉牌能力。
拿地這種事,純粹比拼的是公司的整體決策能力,以及對市場信息的及時反饋能力。有部分短平快,決策效率高,或者純粹追求土儲的高周轉房企,在這方面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可能你家公司堅持的8%的凈利潤率,最低6%的利潤率,不能再低了。但是在別家公司5%就可以了,甚至更低。
有的瘋狂求規模的房企,在某個階段的土儲擴張訴求下,只要能拿地,只要不虧就敢繼續舉牌,反正招拍掛做到風險相對可控。因此這兩年在土拍市場上,能看到一些新晉房企,敢拿地,更敢拿高價地。其鋒芒正盛,正所謂膽大的不怕要命的。
還是國企厲害
國家隊的力量,在2019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上,可謂是大放異彩。這兩年國有房企在公開土地市場上的拿地表現,可謂是羨煞了一幫民企。總價地王,單價地王,都頻現國企的身影。一些地方性國企,在高價地面前從不手軟,嚇退一眾競爭對手。
中指公布的今年1-8月拿地排行榜
國企在資金成本,融資渠道方面有著民企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拿地決策方面,以及后期的開發方面,也沒有民企那么多高周轉的運營目標。因此可以在價格預期,產品品質,追求產品高溢價方面做足功夫,競爭力比很多民企高出不少。前兩年國企的杠桿控制得很好,負債率普遍不高,到了現在成了一個獨特的優勢,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于拿地,沒有民企那么沉重的降負債的負擔。
特別是各地的平臺國企,當仁不讓地承擔了托底的功能,充當了攪局的角色,原本的地價預期,屢屢被刷新。這讓參拍的民企異常尷尬,不拍吧,這么好一塊地錯過了可惜;拍吧,這么高的地價,拿到了非常難受。
房企態度分化
其中一種是,新出來的地塊都會研判,自知溢價舉牌能力不如人,極少參與公開市場土拍,默默研判地塊,自己內部上會決策練練手的。這種房企大多是進入某個城市多年,但是因為在價格授權、拿地策略等方面略顯保守,特別是現在資金情況不樂觀,拿地已經短期暫停了的。這種房企在當下,占了很大一部分。
其中一種是,新出來的地塊只保持關注,很少研判,也極少參拍,基本屬于看熱鬧的。這種房企往往有巨量的土地儲備,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找準時機再下手。
另一種是,新出的地塊,選擇重點進行精細研判,對看中的地塊,極力爭取公司內部授權,決心拿地的。這種公司一般新進某城市有一段時間,土地儲備已不多,但是拿地策略相對穩健。
還有一種是,新出來的地塊都會研判,而且每個地只要沒有硬傷,都會要求上會,參與報名的地塊也比較多的。這種公司一般新進某個城市不久,或者急于進入某個城市,拿地策略相對激進,對利潤要求放得較低。到最后,拿了高價地的房企并不好受,大家在默默關注其怎么解套;沒拿地的,在拿與不拿之間繼續猶豫糾結;能力強資源多的,在勾地的路上越走越遠。
對于投資人,牢騷歸牢騷,該做的研判還得做,該寫的報告還得寫,還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在失敗100次也不打緊,萬一第101次就拿到地了呢。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投拓江湖”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當下的土拍,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