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曉懌
來源:楊老師的基建課堂(ID:msyangteacher)
今日,全國人大公開了由財政部部長宣讀的《關于2020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報告中,對2020年的財政政策進行了回顧、也對未來的財政工作作出了展望;提出將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針對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專項債券發行緩慢問題,提出: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指導地方加強項目儲備,適當放寬專項債券發行時間限制,合理把握發行節奏,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
這意味著當前專項債券發行緩慢的情況還將持續,在發行時間窗口期放寬的情況下,專項債券的發行并不“趕時間”;不僅三季度不會出現市場預期的專項債券發行小高峰,后續專項債券的發行節奏也將更為“順滑”。
在對宏觀政策的表述中,財政部已經明確提到當前是“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當前并不需要財政資金的過多投入、對經濟運行進行支撐。因此,財政部會更加謹慎的把控專項債的發行節奏,既是儲備彈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是在短暫的窗口期內改善制度、騰出手來化解債務風險問題。
在沒有發行壓力的情況下,專項債券項目的申報門檻將持續提高;財政部“指導地方加強項目儲備”意味著對項目的審核將更趨嚴格,并且更加注重存量資金的盤活使用。因此,近期財經媒體曾經報道,財政部將出臺專項債券用途調整工作指引,進一步細化明確調整的程序、范圍、時限。同時,研究出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加強專項債券項目績效管理,切實發揮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那么專項債券的發行窗口期能夠放寬到什么時候呢?我們認為,由于今年的專項債券新增額度仍然比較多,那么后期發行會有兩種情況:
如果下半年出現了各種因素導致的穩增長壓力再次顯現,那么專項債券的發行將在12月末前發行完畢,實現財政資金對經濟的托底支撐作用;
但如果下半年的經濟運行繼續超預期,那么財政仍然將把握“緊平衡”的原則,對地方投資項目進行“滴灌”,年內并不會將3.65萬元的專項債券額度全部發完;因為實際上專項債額度并未要求在年內全部發行完畢,剩余的新增額度將會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
同時,我們還應當留意到,雖然要求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但此次沒有重復之前的“擴大專項債券的使用范圍”,結合專項債券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遇到的困難與停滯,專項債券的定位與作用、究竟應當向哪些領域探索,如今成為了新的問題。
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就不要再對專項債額度抱有期待。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楊老師的基建課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官宣:放寬專項債券發行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