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毛小柒
來源:濤動宏觀(ID:jinrongjianghu123123)
2021年11月11日(周四),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發布,同時明確二十大將于2022年下半年召開。2021年11月12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與國家外管局等一行兩會一局相繼進行了學習,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要點。
一、要點1:銀保監會針對房地產提出“三穩、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
央行和銀保監會均有提及“房地產”。其中,央行提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延用了之前“兩個維護”的提法(即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不過銀保監會的提法更值得關注。
(一)重提“三穩”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
(二)明確提出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可以看出,這里是把“三穩”(穩地價、穩房價與穩預期)放在首位,同時亦提出“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詳情參見如何理解“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顯然,就房地產市場而言,“防風險”目前是第一位的,政策層面會有一定松動(特別是在并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債務置換等方面),不過這種松動并非沒有底線,2019年3月郭主席提出的“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仍然是政策松動最大制約因素,即地產行業依然處于去杠桿和降風險的階段,削弱或切斷金融業與地產行業之間的關聯性依然是政策導向。即地產行業政策層面的松動應聚焦于存量債務置換以及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滿足剛需以及推動項目完工),對向上應聚焦于那些國營地產企業以及實質風險隱患較小的民營地產企業。實際上目前在政策引導下,全國性金融機構對地產行業的預期有一定改變,但地方性金融機構仍然顯得比較謹慎,因此我們理解目前仍然處于政策部門與地產企業之間相互博弈以及金融管理部門對地產行業進行壓力測試的階段。
二、要點2:均提及“繼續穩妥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
央行和銀保監會均有提及“高風險金融機構”這一主題,其中銀保監會提出“加快推動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央行則提出“繼續穩妥有序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壓實各方責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實際上,除先前的包商銀行、恒豐銀行、錦州銀行外,近期的地方性金融機構重組整合等也是“高風險金融機構化解”的主要內容,如四川銀行、山西銀行、遼沈銀行(詳情參見起底遼沈銀行)、中原銀行(詳情參見起底新中原銀行)等,預計未來幾年地方性金融機構之間的重組整合過程仍將延續。
三、要點3:央行特別提出“更好支持消費投資恢復,抑制價格過快上漲”
央行提出要做好跨周期設計,統籌考慮今明兩年政策銜接,更好支持消費投資恢復,抑制價格過快上漲,從這個角度來看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是合適的,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一年內貨幣政策不會趨緊,但也不會過松,不過整體上偏松。
四、要點4: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的支持力度
央行和銀保監會均有提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的支持力度,其它鼓勵方向還包括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未來結構性政策導向還將延續,特別是要增強金融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其中,央行提出“要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共同富裕”。銀保監會則提出“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
這里邊的區域協調主要指不同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如部分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使其在資本市場中融資較為困難等。
五、要點5:對外開放力度會進一步加大,新一輪對外開放舉措可能會陸續出臺
(一)央行和國家外管局的表述顯示出對外開放的力度未來會進一步加大,銀保監會亦提出“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證監會則提出“繼續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具體看,央行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金融新體制,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央行則提出“促進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繼續擴大外匯業務便利化試點范圍……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支持區域開放創新和特殊區域建設”。
(二)可以看出,對外開放的聚焦點主要為跨境貿易投資、外匯業務便利化、資本項目等方面,其中經開區、高新區、自貿區等國家經濟區域是重點,如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地區應會被當成擴大對外開放的翹板。
(三)與此同時,金融業與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力度也會加大。我們理解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后,以及二十大之前的關鍵時期,新一輪開放舉措可能會陸續出臺,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方面,如優化和拓展外資參與境內資本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推出更多國際化品種、深化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健全境外主體境內發行上市制度、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以及創造可預期的監管和制度環境等等。
六、要點6:證監會提出“四個更加”,政策層面更側重于防風險和強監管
證監會則提出“四個更加”,整體上更側重于防風險和強監管,具體為:
(一)更加主動擔當作為,加大政策和制度供給,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支持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機制和能力。
可以看出,資本市場未來將更聚焦于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領域的主體,對于類金融、地產類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預計會相對謹慎。
(二)更加突出防風險、強監管、保穩定,更加注重通過深化改革引導市場預期,可以看出證監會層面更側重于防風險和強監管,政策層面整體上偏緊。
(三)更加強化開拓創新,聚焦于全面注冊制、北交所等方面。
七、要點7:央行、國家外管局和銀保監會的其它工作要點
當然央行、國家外管局和銀保監會還有其它一些要點值得關注,具體看,
(一)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實施“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繼續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二)堅決遏制金融服務業領域的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
(三)平穩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四)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持續整治影子銀行業務,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任博宏觀倫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一行兩會一局重磅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