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感恩贊賞你
來源:小債看市(ID:little-bond)
近日,技術性違約再現江湖,同一日吉林鐵投“15吉林鐵投PPN002”和康美藥業“17康美MTN001”均出現延時兌付情況。
技術性違約
8月17日,吉林市鐵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鐵投”)旗下“15吉林鐵投PPN002”發生技術性違約。由于當地銀行手續流程臨時調整,導致資金在當日17點前未完成資金劃付至上清所。
當日晚間,吉林鐵投公告稱,“15吉林鐵投PPN002”已按期完成本期債券全部本機及利息的兌付。
兌付公告
據公開資料,“15吉林鐵投PPN002”發行于2015年8月,當前余額15億,票息為6.7%,期限為5年,將于今年8月17日到期。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吉林鐵投存續債券12只,存續規模67億元,加權發債成本7.01%,集中兌付期主要集中在2021和2022年。
目前,吉林鐵投主體和相關債項信用評級均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
雖然技術性違約令市場虛驚一場,但吉林地方經濟欠佳、財政狀況下滑,以及城投平臺自身盈利能力等問題值得關注。
償債壓力較大
據官網介紹,吉林鐵投是2006年經吉林市人民政府批準、吉林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設立的集城市開發建設與運營、鐵路拆建、國有資產管理與運營、多元化產業協同發展國有獨資公司。
成立至今,吉林鐵投以多渠道的融資方式,為吉林市城市建設及自身發展累計融資650余億元,2018年發行境外“泡菜債”開創了域內發行境外美元債的先河。
從股權結構上看,吉林鐵投為吉林市國資委100%控股企業,屬于當地城投平臺。
2019年,由于纖維、漿粕業務收入下滑,吉林鐵投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當年實現營業收入36.72億元,同比下降13.33%;實現歸母凈利潤6.68億元,同比下滑14.12%。
同時,2019年吉林鐵投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由正轉負,凈流出16.92億元,而上年同期為凈流入11.08億元,說明經營獲現能力下滑。
截至2019年末,吉林鐵投總資產為827.75億元,總負債495.05億元,凈資產為332.7億元,資產負債率59.81%。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吉林鐵投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為54%。
截至2019年末,吉林鐵投流動負債有269.63億元,主要為一年內到期流動負債81.2億,其他應付款77.73億元,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合計150.44億元。
而相較于短債規模,吉林鐵投流動性十分緊張。其賬上貨幣資金僅有7.09億元,并且近半為受限資金不可動用,可用資金與短債間資金缺口巨大,存在較大短期償債風險。
在備用資金方面,截至2019年末吉林鐵投銀行授信總額為147.15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為4.68億元,可以看出財務彈性不是很好。
除了流動負債,吉林鐵投還有225.42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款137.87億元,應付債券65.97億元,其整體有息負債規模有354.97億元,帶息負債比為72%。
在盈利能力下滑,流動性緊張情況下,吉林鐵投作為城投平臺,可以獲得較大外部支持。
2019年,吉林鐵投獲得財政補貼和水務、公交專項補貼等合計10.97億元。除此之外,吉林市國資委對吉林鐵投增資1.83億元,同時為其注入16.8億辦公樓、住宅和地下車庫等資產。
除了政府補助,吉林鐵投償債資金還來源于外部融資,其融資渠道較為多元,除了借款和發債,還有12次租賃融資,8次應收賬款融資,以及兩次股權質押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鐵投對外擔保金額較大,存在一定對外擔保風險。
截至2019年末,吉林鐵投對外擔保合計99.07億元,占年末凈資產的29.78%,其中對民營企業擔保14.42億元,部分擔保事項未設置反擔保措施。吉林鐵投已經存在因擔保被起訴情形,存在較大或有負債風險。
在資產質量方面,吉林鐵投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項規模較大,上升較快且賬齡較長,不僅對資金形成較大占用,還存在一定回收風險,資產變現能力較弱。
截至2019年末,吉林鐵投應收賬款有66.48億元,其他應收款項有235.35億元,分別占流動資產的13%和46%,其中三年以上賬齡應收款和其他應收款占比超40%。
總得來看,吉林鐵投盈利能力下滑,負債壓頂之下流動性異常緊張;作為城投平臺,每年可以獲得較大外部支持,增厚利潤,但需注意其短期償債和對外擔保風險。
經濟不振
吉林市地處中國東北地區、吉林省中部,是東北地區和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9年,吉林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6.6億元,同比增長1.5%,吉林市人均GDP為3.43萬元,系當年全國人均GDP的48.43%。
在地方財政方面,2019年吉林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5.8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29.2億元。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88.0億元,下降3.9%;一般公共預算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97.9億元,下降6.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420.6億元,增長2.1%。
可以看出,吉林市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財政收入下降的同時財政支出卻在增長。
近期,標普報告稱經濟不振制約吉林省發展,并損害該省政府的財政收入生成能力,吉林省政府面臨高企的或有負債風險。
由于吉林省經濟狀況欠佳、地方國企杠桿高企,特別是若省政府許諾救助這些企業,那么這些或有負債將有很大可能明確由省政府承擔。
2019年9月,吉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在贖回日選擇不贖回其永續債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并導致票息跳升,該事件凸顯了吉林省政府面臨的或有負債風險。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小債看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