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楊曉懌
今日的國常會提出“咬定全年發展目標不放松”,繼續堅持5.5%的總增長目標,對此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來穩定市場信心。
在具體的舉措中,依然以“擴大有效投資”為絕對主線。這意味著,地方專項債券作為調控政府投資工具的重要性再次提升,新一輪投資項目的落地迎來新的動能:
發行加速,對沖增長壓力
本次會議明確加快地方專項債的發行節奏,通過政府投資來帶動有效投資的增長。在今年新增的3.65萬億專項債發行額度中,已下達1.46萬億、已發行1.29萬億,發行節奏已經高于往年。
但由于當前的穩增長壓力較大,部分地區仍然受疫情影響,地方專項債券的二季度的發行規模仍將處于高位,使得今年上半年成為專項債券的發行高峰期,及時應對穩增長的一系列壓力。
從專項債券的制度來看,全年新增額度最早可以在9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在年內投入使用,也就是說,二季度的專項債券發行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超過1一季度的發行規模,為穩增長注入新動能。
而在四季度末,還可以提前使用下一年度的提前批額度進行接續發行;在高層定調發展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政策工具仍然有持續加碼的空間,之前市場所期望的新一輪基建項目開工,終于有望落地。
強調效能,資金匹配需求
會議上還強調專項債券投資產生的效能,滿足宏觀政策要求的“形成實物工作量、擴大內需”。這意味著未來的專項債券將進一步要求與實物工作量、是否滿足開工條件進行掛鉤;既強調資金到位后能夠及時開工、盡快實現投資效果,又要拉動足夠的需求。
因此,未來的專項債券將進一步向財政仍有承受能力的、儲備項目多的地區傾斜,滿足在防范債務風險下的擴大投資規模。
也就是說,專項債券的地區格局將產生新的變化。既考慮地區的債務風險,也考慮地區當前能否及時開工、是否有足夠的需求。
下一步,將繼續強調“資金跟著項目走”,讓資金匹配需求;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發展重點地區以及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戰略,將得到新的貫徹。能夠拉動內需的城市更新、鄉村振興項目,也將隨著央行政策的跟上,得到更多金融資源的支持。
擴大規模,撬動社會投資
從目前穩增長的壓力來看,光靠政府投資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的能力。因此會上提出專項債券“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即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目前專項債券已經有一定比例可用作項目資本金,并且專項債券項目還可向銀行申請貸款進行配套融資,只是在實踐中的規模比較有限。
影響專項債券配套融資的,不僅是監管的限制,也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尚未匹配。隨著當下宏觀政策的進一步轉向,我們很快將能看到這些限制的解除;不僅專項債券的配套政策將得到進一步的支持,“補短板強弱項”領域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也將出現新的松動。
困難與挑戰當前,新一輪投資必須盡快發力。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楊老師的基建課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增長目標不變!專項債發行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