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董云峰
來源:新金融瑯琊榜(ID:finrank)
以徐仁艷的加入為契機,憑借度小滿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應用方面的優勢,一個值得期待的新型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呼之欲出。
9月16日,度小滿金融宣布,浙商銀行原行長徐仁艷正式入職,出任公司副總裁,負責供應鏈金融科技業務,并兼任度小滿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為曾經的全國性股份行掌門人,徐仁艷加入度小滿,無疑是近年來金融科技行業最重磅的“引援”之一。
度小滿何以如此大手筆加碼布局供應鏈金融科技?
01
新風口
在產業轉型升級、金融脫虛向實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性不斷凸顯。
2017年10月,國辦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要求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在2019年公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央行提到,加強供應鏈大數據分析應用,確保借貸資金基于真實交易,通過跨界融合、搭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建立產業鏈生態等。
去年9月,央行等8部門聯合出臺《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首次清晰完整地界定了供應鏈金融的內涵,明確供應鏈金融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從政策層面呼應了供應鏈金融的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趨勢。
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單獨提及“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將其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舉措,供應鏈金融正式站上“C位”。
作為實體產業高度發達的“世界工廠”,中國的供應鏈金融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預計到2024年,中國供應鏈資產余額將達到99.9萬億元,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利用供應鏈資產優化營運資金效率并取得融資,屆時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40.3萬億元。
盡管如此,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依然相對滯后。到目前為止,傳統的供應鏈金融高度依賴核心企業,采用線下的紙質化作業,因而流程繁瑣、效率低下,導致供應鏈金融服務僅能覆蓋一部分大中型企業,廣大的小微企業很難被納入進去。
換句話說,供應鏈金融市場并沒有被完全打開,其作為小微金融突破口的作用尚未顯現。而政策的接連出臺以及持續升級,恰恰表明供應鏈金融不好做、不好推。
這個新風口,也是難啃的“骨頭”。
02
新使命
隨著近年來產業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核心企業上下游的數據被打通,供應鏈的數字化、標準化逐漸成為可能,令供應鏈金融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金融科技與供應鏈金融的融合水到渠成: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深度應用,可以在信息挖掘、信用評估、開展交易、風險監測預警等環節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降本增效,使之惠及供應鏈上的千千萬萬家小微企業。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速布局供應鏈金融科技,以數字普惠重塑供應鏈金融,是屬于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的新使命。
以度小滿為例,過去數年里,其累計服務的小微企業主超過1000萬人,他們大多分布于供應鏈的不同環節中。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度小滿可以將供應鏈金融服務下沉到更多小微群體,同時在額度和利率上繼續突破,推動小微金融服務進一步升級。
剛剛履新度小滿的徐仁艷,有著超過30年的銀行業工作經驗,曾任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2004年參與浙商銀行籌建,2018年升任行長。在浙商銀行任職期間,他帶領該行全面實施平臺化服務戰略,業內首創“區塊鏈應收款鏈”平臺,在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等方面推動了諸多卓有成效的創新。
在技術層面,作為百度生態的首個“AI畢業生”,度小滿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方面獨樹一幟。2019年,度小滿金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風控平臺金融服務”項目入選北京金融科技應用首批試點;2020年,度小滿金融智能風控產品入選重慶首批金融科技試點。
具體到區塊鏈應用方面,度小滿同樣處于行業前列。早在2018年,度小滿金融就開始布局供應鏈金融ABS,其針對資產方和資金方的痛點打造的全方位服務解決方案——AaaS(ABS云平臺)累計幫助第三方創設ABS相關產品規模數百億元。在福布斯去年公布的全球區塊鏈50強名單中,度小滿為僅有的5家中國企業之一。
概言之,以徐仁艷的加入為契機,憑借度小滿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應用方面的優勢,一個值得期待的新型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呼之欲出。
灼識咨詢預計,中國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核心企業及金融機構用于科技解決方案的總支出將從2019年的43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64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5%。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從零售金融科技到供應鏈金融科技,風正起時。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新金融瑯琊榜”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