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落英
來源:落英財局(ID:lycaiju)
大家好,我是落英,也是你們的人間嗩吶笑笑子~
目前市場按照之前的預想,進入了大波動環節。
況且已經連續二十多天的成交量都在萬億以上了啊!
這么多的成交量里面,夾雜著大量的情緒欲望和分歧,市場有反復就是正常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落下來,但是在落下的過程中一定會縮量。
今天是1.3萬億,至少要縮到萬億以內,才會慢慢見底。
這是一個出清的過程,甚至可能需要兩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其實是掃清障礙的過程。
而且現在國家正在不斷打壓高毛利行業,本來行業基本面好好的,不知道啥時候就暴雷了。
比如從去年11月螞蟻ipo被叫停后開啟的互聯網反壟斷,還有企鵝的游戲被官媒點名,滴滴鬧出黑天鵝等等。
而公平和利益最大化是沖突的,那么就會影響這些公司的利潤。
機構為了避雷,會選擇暫時跑到比較安全的地方。
連具有研究優勢和信息優勢的主流機構,都不知道啥時候會“出事兒”,更何況普通的投資者呢?
但是這樣的話,反而更加凸顯了一個板塊的稀缺性——
02
我們先看宏觀流動性咋樣,畢竟這是能不能簡單粗暴拔估值,也就是股價漲的關鍵之一。
但其實沒啥事,因為美聯儲這些人說了不算。
況且我也說了很多遍了,要等鮑老頭子出來講話才是真,他是大哥。
而且就算美元未來加息了,也不太會大幅度加息。
從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帶領全球貨幣集體脫離金屬本位。
到了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網絡形成后,貨幣越來越電腦數字化了,越來越成為一種記賬和信用體系。
在技術的進步下,世界上的貨幣,已經越來越完全受控于各國中央銀行的管控。
但本質是房產、股權(票)、債券、保險合約、期貨期權合約、知識產權、資產支持證券等等。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資產,說到底了都是股權、所有權和債權。
那么但是債權與債務必然是對應,當一個人擁有一筆債權的時候,必然有人在承擔著相應額度的債務。
也就是說,別看西方“越來越有錢”,但股票和房子也越來越貴。
資產增加的基礎是債務的擴張,而最終買單的變成了央行,就像日本那樣。
而且從美元周期來看,美元越來越弱,美國GDP占全球的GDP也越來越弱。
因為美國在三十萬億美元的天量債務下,如果加息提高利率的話,這筆利息是付不起的。
假設按照3%的利率來算,相當于利息就是九千億的利息。
當然啦,短期戰術性的加一些是可以的,但是不具備長期且持續加息的條件。
長期來看,我們還是可以接著奏樂接著舞~
03
畢竟國家去杠桿的本質是去產能,它加速了整個中國制造業生產力的集中。
而貿易戰對于中長期發展空間的壓制,則強化了國內生產力集中的趨勢。
再加上環保為中國龐大臃腫的制造業去減肥,因為環保要提高運營成本,運營成本高了小的產能自然就存活不下去了,這是一個提效的過程。
當內生的效率提升、品質的改善,環境污染的下降,都是提升國際的競爭力。
驅動經濟總量上一個臺階的最根本力量是能源。
不過畢竟積累了這么多的漲幅,還是需要出清的。
但這個時候,不正是左側或者中策介入布局的好時候嘛。
讓這些清北畢業的精英為我們打工,然后躺著賺錢就好了。
當然啦,前提是要對產業有清晰的認識,對基金公司運行的機制和基金經理的特點有著深入的研究才行。
還是那句話,財富來自于認知啊。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落英財局”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股市大漲,風險又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