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爺
來源:陌爺地產圈(ID:gh_6e6c6fd48723)
開發商在信念上仍然相信作為重要的門檻,千億規模這道大關無論如何也要不惜代價沖刺進去。
即便是面對愈加嚴苛的政策調整,融資+投資雙輪驅動疊加快周轉式的開發模式,仍然是主流趨勢。
從頭部房企來看:
因為這位老大哥的表現心口不實,第二年便又將規模作為第一戰略任務。
彼時的融創,也是栽進了樂視這一深坑中,上百億資金打水漂,后來引得老孫在發布會上掩面失聲。
從現在的時點審視碧桂園近些年的戰略調整,從加杠桿、降杠桿到多元化都拿捏的非常精妙。
對恒大和許家印而言,最不缺的就是膽量,打雞血式的唱多,讓恒大沒有對風險做出足夠的預判,反而在盲目擴張中,不斷放大了風險。
再來看看,中部房企:
分別是遠洋集團1095億、藍光發展1042億、祥生地產1029億、雅居樂1026億、榮盛發展1005億。(數據來自于克爾瑞)
從現在來看,這5家新晉的千億房企都或多或少的付出了慘痛代價。
遠洋集團利潤率下滑,引發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從2018年以來便主動調整,消化著不合理的環京布局與虧算項目。
來自四川的房企藍光,以黑馬式的姿態的跨入千億房企陣營后,嘗到了甜頭也迷失的方向。
直到今年,與平安的一筆融資業務因未及時歸還而被拉入黑名單,進而金融機構紛紛選擇用腳投票。
雅居樂的代價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所體現,為了緩解惡化的財務狀況,自去年雅居樂便開始“斷臂求生”。
而21年中報表中顯示的其他收益凈額項目高達42.53億元,而其中的41.37億元源自出售子公司的收益。
而中部房企的榜單中,穩居TOP20的泰禾和富力,分別以1303億、1415億實現了自身的高光時刻,但卻是曇花一現,如今只剩下茍延殘喘。
首創703億位居TOP43,當謀劃著2019年沖刺千億的戰略目標時,早已被惡化的財務狀態所掣肘,最終以私有化草草收場。
彼時的紅星還是有顆地產夢的,業績表現435億,后發力十足,但是三年后卻也是以去地產化的名義所拋棄。
02
頭部房企中,恒大已身陷囹圄,融創目前也全面停止拿地。
而作為激進的閩系房企典型代表的泰禾、福晟早已倒戈。
百強房企的暴雷和危機尚是如此,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房企其實早已無聲無息的被房地產行業所淘汰。
03
房企開始明白政策并不是在打補丁,而是已經形成“穩”字當先的良性閉環。
而現在的邏輯是在“融資”、“投資”加上枷鎖后,更加需要關注項目經營層面。
投資的枷鎖是“兩集中”,以及從買地的源頭上對資質、報名要求、資金實力、合理利潤空間等維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下一階段的房企的核心競爭力將會從投融能力逐漸轉移到經營能力。
恍得發現: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陌爺地產圈”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房地產的三年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