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裕道人
來源:資管裕道人(ID:lwwjy1991)

過去依靠地產業務發家的眾多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以及上下游的從業者,在這個秋季算是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金融狗,真心不容易。
早些年還只是地產百強企業出現問題,到如今頭部房企,卻也有搖搖欲墜,大廈將傾之勢。
事情很大,你感受和體會一下。
眾多金融機構當中,可能最為痛苦之一的還是處在轉型中的信托公司了。前段時間的那一份關于異地展業的征求意見稿,可謂是震碎了眾多金融從業者的心。同時也讓他們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面紗,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失業還是另謀出路。
不身處其中或者非行業成員,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經過與多位從業者溝通之后,傳遞的都是悲觀的信號。加之《資管新規》臨近期的結束和最近的新一輪的巡視工作,結果如何還有待官方確認。
如果過去的政策僅僅影響的是從業人員的收入,而如今的政策,則可能屬于釜底抽薪,影響的都是從業人員的飯碗。
據說很多人在觀望,還有一部人在另謀出路。
過去信托公司依靠牌照優勢和房地產紅利,賺的是盆滿缽滿;而如今在嚴苛的政策之下,信托的優勢不復從前,牌照價值也在逐步下降;
不同地區之間,監管的套利也是存在的;注冊在中西部部的信托公司,在當地僅僅保留一塊,更多的業務還是放在了集團或者三大地區;由此取得了瘋狂的增長,而如今這一趨勢將逐步壓降;
經濟上行時期,增長可以實現“一白遮百丑”;而在《資管新規》的嚴苛和整個經濟增速下行的時期的時候,風險就逐漸暴露出來了。已經出現問題的信托公司就不再贅述,目前幾家比較大的信托公司,風險幾乎也藏不住了。
也正是如此的風險, 才有了五月發布的信托公司與AMC開展業務的通知;監管相當于行業發展始終存在時滯,一
旦監管發文,那意味著問題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
再說之前的《資金信托》,征求意見快一年了,至今正式稿還是不見蹤影;加上信托股權、子公司等管理辦法。可以說是層層相扣,一環扣一環,精準施策,把過去的監管漏洞一個一個地補起來。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資管裕道人”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實話實說,信托業的好日子真的是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