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內幕君
來源:地產風聲(ID:fangshi488)
梁山集團第三個老板宋江有個夙愿:求朝廷并購,抱個大腿以圖長遠發展。
自打上山入伙開始,他內心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但他的領導——梁山第二個老板晁蓋沒這心思,晁天王最大的愿望是和兄弟們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管他什么皇帝老兒。
在晁總看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梁山第一個老板——沒活幾集就成了林沖刀下鬼的王首領,就更沒這等心思了,老王是個心胸比雞腸子還窄的人,但凡比他厲害的員工,他一概不招。
大家伙“野”慣了,宋江求招安肯定鴨梨山大。后來晁天王眼中毒箭歸西,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自個做老板,安內是容易了,但攘外很難。
老宋心里明白,他們雖然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子,自稱義士,可說到底還是官方認證的賊寇,規模沒壯大,名聲也不好。這樣的梁山集團,朝廷是看不上的,要它來招安并購是癡人說夢。
思來想去的老宋決定,招個特有聲望還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入伙,一來有名人背書,梁山就不再是草莽形象;二來可以借助名人效應擴大公司規模。放眼全國,能符合要求的人才不多,最終,老宋的目光落在員外盧俊義身上。
這位哥們可不是一般人才,人稱“河北玉麒麟”。
慣使一條棍棒,護身龍絕技無倫。京城內家傳清白,積祖富豪門。
用今天的話來說:根正苗兒紅。
挖人的目標有了,老宋說干就干,他和副手吳用一合計,費好大勁終于把盧俊義拐上山當CEO。
但問題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最近,狗蛋用商業江湖的視角重溫《水滸傳》,然后有了一番新感悟。他覺得像盧俊義這樣自帶光環的商業精英,并不能左右時勢。
因為宋江想趁大勢謀發展的需要,盧員外才會上山當二把手,而梁山集團能夠成功被大宋財團并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宋內憂外患,需要梁山沖鋒打仗。
2012那年,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沒來,國內的地產行業正奏著白銀時代的歡歌,當年全國銷售破百億的房企超過50家。
那時候,陽光城還是一家小房企,銷售規模20億左右,但老板林騰蛟的野心很大。早在2006年,林老板就給地產團隊定了一個小目標:
2010年銷售規模達百億。
定目標的2006年,他們的銷售規模只有2個億,到2012年,其它閩系兄弟如世茂、融僑、旭輝都躋身百億俱樂部了,林老板的小目標還沒達成。
為擴大發展規模,林老板也想著找一個盧俊義。
然后,他重金挖來在華潤置地待過13年、龍湖待過3年的陳凱。
有著兩個標桿房企的履歷,陳凱的頭頂自然閃爍著明星經理人的光環,林老板大膽將他任命為總裁。
3年時間,陳凱超額達成林騰蛟的心愿,陽光城實現從23億到230億銷售規模的飛躍。有人形容陳凱是:
帶領陽光城駛入高速路的人。
陳凱在陽光城大放異彩的歲月,一些后來成為明星經理人的經理人,同樣混得風生水起。
比如馮勁義和張海民。
2008年入伙到2015年初離開,馮勁義在龍湖6年多,一路從城市總晉升為執行董事,最終位至副總裁,深得吳亞軍器重。
”老萬科“張海民于2011年加入陽光城,此后近4年把守陽光城大后方福州。
在榕城,張海民交了一份高分答卷:連續三年拿下福州樓市銷冠,2013年福州公司銷售額破百億。
這份答卷后來成了張海民走向職業巔峰的通行證。
2015年陳凱卸任陽光城總裁,林老板需要一個嶄新的頭領來帶經營班子,易居周忻舉薦了好基友張海民。張海民成功上位后,周忻送給他四個字當經營戰略:
守正出新。
當總裁的兩年多里,張海民很好地貫徹了這四個字中第一個字——守。剛上任時,董事會給張海民的任務是“2020年實現千億”,要規模就得擴張,高層內部有一個共識:進入三四線。張海民覺得應該繼續深耕一二線。
老板需要你拼規模繼續高速沖刺的時候,你說要穩健,結果可想而知。
林老板只好繼續尋找他的下一個盧俊義,這一回如愿找來碧桂園“雙斌”。林老板早在陳凱卸任時就想挖朱榮斌,但那會小朱和老楊還在蜜月期,挖不動墻角。
狗蛋說,張海民挺悲催的,前有陳凱后有朱榮斌,一人夾在兩顆耀眼的星星中間,成了失色的存在。
2
不管是陳凱、馮勁義還是張海民,都一樣:離開一個梁山,就會奔赴下一個梁山。
陳凱離開陽光城先后去了中南、新力,最近又上了卓越的山頭;馮勁義離開龍湖后,先攀升龍后逛綠都再踩坑合生,然后落腳三盛;張海民路過俊發、易居,最近棲身升龍。
四五年來,他們都頻繁地換著山頭,個中原因就如狗蛋說的:
盧俊義并不能左右時勢。
那么也就無法帶著梁山集團逆勢擴張。
新力給陳凱留的蛋糕很大:10%股權,給的壓力也很大:2022年之前新力進入銷售額榜15強,業績不能作假。狗蛋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很難。
張海民赴任俊發的時候表示,將帶“云南一哥”走出云南,加速布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并將俊發總部遷往上海。
十月懷胎而后瓜熟蒂落,張海民去了俊發差不多10個月,肚子幾乎不見大:
總部沒遷成,對外擴張也幾乎沒進展。
宋江把盧俊義賺上山,梁山集團也成功被并購了,但想著長遠發展的他最終發現:自己冥冥之中被一只無形的手拿捏得死死的。
歸了朝廷,南征北戰死傷無數,“小可宋江終究決定不了梁山的命運”。
房企老板們想像宋江那樣,找個盧俊義壯大梁山勢力,也開始行不通了。
3
2016年12月中央經濟會議首提“房住不炒”,最近這項政策又延續寫進“十四五”建議稿: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直接將住房定義為“消費”,意在突出房子的居住屬性,主旋律不變,加上“三條紅線”等監管政策,地產行業依然戴著緊箍咒。
況且有時候,老板們找到的不一定是盧俊義。李鬼可以冒充李逵,魯俊義也可能包裝成盧俊義。
魯俊義們有盧俊義的名望,因為每次跳槽都會找媒體夸自己,方便被下一個宋江看上。
但他們沒有匹配名望的業務能力,又錯把行情和平臺當本事。
狗蛋說,有個網紅經理人就特擅長包裝自己,十幾年來換公司跟換衣服似的,他自己給的解釋是“人生需要多一些嘗試”,這幾年平臺越換越窄,但每次都被一些媒體捧成寶。
一旦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姓盧誰姓魯。
不久前,這位網紅總在“半失業”一年多后終于找到一份新工作,總裁生涯又多了一站。
但狗蛋說,新老板換總裁的速度也和換衣服差不多,網紅總是知道的。
網紅總告訴媒體,不能把他的跳槽寫成是無奈下的選擇。
昨天,陳凱履新卓越成為行業頭條,其實從中南離開的時候,卓越就接觸過陳凱,雙方差一點捆綁,但陳凱后來選擇了新力。
今年以來,另一個網紅總裁劉森峰被離職了好幾回,也許他真的沒有摔門,但拼了小命也要IPO的實地是真的動蕩。
陳凱吃回頭草,劉森峰還在努力配合張公子表演,不是他們不行了,是行情不行了。所以狗蛋總結:
沒有所謂的盧俊義時代,只有時代中的盧俊義。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風聲”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盧俊義們正在失去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