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毛小柒
來源:濤動宏觀(ID:jinrongjianghu123123)
2021年8月23日,央行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實際上從央行角度來看每年至少一次的貨幣信貸工作座談會應已經成為央行的慣例,而從歷次座談會內容來看,本次貨幣信貸工作座談會應是值得重視的。特別是考慮到2018年與2019年的座談會時間均為當年11月份,本次座談會提前至8月舉行,說明央行對下階段貨幣信貸工作很重視,或者說明當前的信貸工作存在比較突出的矛盾。
一、大背景: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仍需努力
(一)座談會指出“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并特別提出“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仍需努力”。雖然這里所提及的內外環境在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但“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仍需努力”才是重點,說明當前信貸不平穩增長已經成為主要矛盾。這應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即后續的工作將致力于這一矛盾,寬信用方向比較確定。
(二)實際上7月份社融和信貸數據已經較預期明顯收縮,社融與M1同比下滑明顯,且后續這一趨勢還極有可能會延續,穩增長壓力顯著上升。例如,7月新增社融較預期值大幅收縮0.47萬億,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罕見出現少增。
因此這一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后續的政策方向,即穩增長+寬信用。
(一)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即下半年剩下幾個月保持信貸平穩增長是政治任務。
(二)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提法在央行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已經提出,意味著后續M2與社融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不大,在穩增長壓力提升的背景下必要性也不高,說明下半年的貨幣政策應是穩健偏寬松的。
(三)銜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貸工作,加大信貸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這里的“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與前面的“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仍需努力”相對應,意味著本應于明年上半年的信貸投放可能需要前置到下半年投放,避免下半年信貸與社融增速下滑過快,以實現信貸平滑的目的,即下半年信貸可能會在7月的基礎有所修復甚至放量,央行希望金融機構今年下半年信貸增長繼續保持在一定水平。
(四)堅持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實際上2019年7月29日和2021年3月22日央行在北京均召開了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2019年的會議之后,隨后便出臺“345”規則。
這意味著央行仍希望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收緊對房地產和融資平臺等傳統路徑的信貸投放,將騰挪出的信貸空間讓渡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既要穩增長、又要保持高質量發展,說明后續的寬信用并非全局性的,而是繼續呈現結構性特征。
(五)促進實際貸款利率下行。根據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今年二季度新發放貸款利率水平大幅下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創有統計以來新低(降至4.93%)。但這似乎并非終點,央行仍希望實際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六)繼續推進銀行資本補充工作,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這可以進一步印證前面“下半年信貸可能會在7月的基礎有所修復甚至放量”的結論。提高信貸投放能力的關鍵在于資本支撐,下半年二級資本債發行、專項債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以及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作將繼續獲得政策層面的支撐。
(七)央行召開的座談會主要面向全國性金融機構,后續這次座談會的精神將會傳達至各地人行分支機構,預計人行分支機構也將組織轄內金融機構召開座談會,并對轄內金融機構下半年的信貸投放提出硬性要求,并輔之以政策層面的支撐(如再貸款、信貸額度、資本補充等等)。
綜上,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應是穩健偏寬松的,穩增長與寬信用是較為明確的,但這里的寬信用亦是結構性的。同時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和此次座談會似乎都表明后續的貨幣政策是存在想象空間的,畢竟要降低實際貸款利率,因此后面1-2次降準應該比較確定,而降息的概率似乎也在逐步提升,即和過去“抓住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緊一緊”相比,未來央行更有可能以“抓住美聯儲還沒加息的窗口先松一松”來作為行動指南。
實際上2014-2015年美聯儲正式開啟加息窗口之前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也是非常寬松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有可能會重演,畢竟目前所面臨的穩增長壓力并不僅僅局限于今年下半年,明年的壓力可能會更大。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任博宏觀倫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央行重磅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