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債券球
昨天,一份與基建相關的文件迅速刷滿朋友圈,畢竟政策能夠帶來希望,在市場低谷的時候更是如此。對此,債券人,有點小開心、有點小期盼、有點小緊張,當然更多的應該是惆悵。惆悵于政策的撩撥起的那點希望,惆悵于政策可否惠及城投與地產,惆悵于個體與群體的唇齒相依……
一級同仁,恐怕早已習慣了低利率,即便AA,發到4%以內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但面對絲毫未見松動的監管政策,大概很難再現之前高頻率的朋友圈和并不鮮見的九宮格。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起一樣喜歡刷朋友圈的房產中介小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概沒多少人會反對吧。
抱著金磚的二級同仁會好嗎?大概未必。對于資產荒,二級的感受大概要比一級更為敏感,面對供給下行,票面下降,相信在收益率考核面前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如果實在頂不住,風險偏好下調大概也是勢在必行的選擇,當然,這個時候最起碼要擺出躺平我愿意的姿態,坦然接受網紅地區、網紅企業的反復摩擦。
都資產荒了,銷售會不會好做一點?應該不至于,好的不用你賣,差的你也很難賣掉,之前如此,現在還是如此。這種情形之下,項目組和銷售的利益糾葛也沒有理由改變,銷售同仁處境的好壞最終還是取決于機構內部的大環境。
可能還有人會問地方債咋樣,其實昨天有篇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曾經,這個業務是吃牌照飯,簡單參參團、投投標、轉售一下,就可以實現錢從天上來,當然這種日子大概已經一去很難返。現在,除非你不做這個業務,否則必須接受長短賺,中間虧,總體可能就是賠本賺吆喝的現狀,你也可以選擇不玩,但是這種可能性有多大?真不大。未來,很可能是利差進一步抹平,如果沒有特別專業技能,這行要混下去,真心不容易,所以學習、研究很重要。
當然,可能有人會提到這幾天傳遍債市某儲的美艷小姐姐,傳說的6億8毛,480萬,分分鐘到手,突然讓筆者想起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某司招聘的要求之一就是長得乖、放得開。其實做債的哪有不懂這些的,對個人來說是底線問題,對市場來說,是規則問題,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明規則,還是藏在水面下的潛規則。
拋開上面這些細枝末節、八卦段子,當前的債市情形讓筆者想起那炎炎夏日,心煩氣躁之時,突然烏云密布,雷聲隆隆,似有風起,然而枝頭上的樹葉依然紋絲不動,更不知雨點何時落下!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券球”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當前的債市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