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而瑞研究中心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ID:dzypls)
CRIC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28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2019年同期增長24%;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運行平穩,29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16%。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市場熱度不減。
“小陽春”行情下,房企紛紛加大供貨和營銷力度,把握銷售窗口期。CRIC數據顯示,TOP100房企4月銷售操盤金額再次破萬億元,達到10359.7億元,同比增長32%,環比微降4.2%,較2020年月均銷售規模增長8.3%。1月-4月,百強房企累計銷售操盤金額同比增長65.3%。
未來,各區域、各城市市場或將持續分化,市場主旋律將由城市周期性輪動轉變為一城一行情,城市市場冷暖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求關系。而在調控收緊疊加“三道紅線”新規下,企業控負債、降杠桿壓力增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房地產行業內各參與者都將“負重前行”。
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宏觀政策層面并未有放松跡象,“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成為核心邏輯。同時,前4月房地產行業穩健開局,但政策端、市場端以及土地端等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金三銀四”已結束,行業是否能如期迎來“紅五月”?2021年房地產行業還會發生哪些變數?值此“五·一”勞動節之際,我們推出系列策劃,從政策、行業、投資、土地、租賃和商辦六大板塊,全面剖析2021年前4個月房地產市場開局表現,是以開局,謀全局。
百強房企單月同比增長32%
2021年4月,中國房地產市場表現平穩,熱點城市市場延續一季度成交熱度,“小陽春”行情之下,房企紛紛加大供應及營銷力度,把握銷售窗口期。4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0359.7億元,同比增長32%,較上月降低27.3個百分點;環比微降4.2%,較2020年月均銷售規模增長8.3%。
從前4月累計銷售操盤金額來看,1-4月,百強房企整體的業績規模同比增長65.3%,較2019年同期也增長近42.3%。1-4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更是達到了42824.4億元,同比增長66.6%。
此外,1-4月已有7家房企銷售操盤金額突破千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4家;若以全口徑銷售金額計算,千億陣營已達9家,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5家。
圖:2021年1-4月百強房企
單月業績表現及變動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CRIC
圖:2021年1-4月百強房企
累計業績表現及變動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CRIC
各梯隊門檻增幅均超40%
2021年1-4月,各梯隊房企銷售門檻繼續提升,相較去年和2019年同期均有明顯增幅。其中,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為857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65.1%,龍頭房企保持規模優勢。
TOP20和TOP5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較2019年同期分別同比提升超過40%,實現規模穩定增長。此外,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增幅最高,同比增長103.3%至73.4億元。
圖:2021年1-4月TOP100房企
銷售操盤金額入榜門檻及變動(億元)
數據來源:CRIC
超六成房企業績好于去年月均
4月,百強房企中多數房企均實現了單月和累計業績的同比增長,環比增長的企業數量占到近四成,融創、金地、綠城、華潤表現突出。相較于2020年,超過六成企業4月單月的銷售業績好于去年月均水平,其中近四成業績增幅在20%以上。
從不同梯隊房企銷售增速的對比來看,TOP30房企中有22家企業4月單月業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表現優于行業整體。TOP51-100梯隊中實現正增長的房企數量占比近65%,其中10家企業業績增幅高于50%。
圖:2021年4月各梯隊房企單月業績
相較2020年月均業績增速的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CRIC
規模房企目標增長率趨于平
前4月,已有逾半數百強房企披露了2021年業績目標。整體來看,規模房企業績目標更趨謹慎、目標增長率較2020年降低。其中,恒大將2021年的業績目標設定為7500億元,目標增長率由去年的8.1%進一步放緩至3.7%。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房企如招商、華潤、龍湖、遠洋等規模增長目標相對積極,目標增長率較去年有所提升。
“房住不炒”長效機制下,調控收緊仍是主旋律,疊加“三道紅線”新規,在市場下行壓力下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企業控負債、降杠桿壓力增加。預計隨著房企投資和規模擴張動能的降低,未來規模房企增速放緩將成為常態。規模房企的業績目標制定會更趨謹慎,整體的目標增長率也將趨于平穩。
表:2021年部分行業典型房企
業績目標及目標增長率(億元)
數據來源:CRIC、企業公告
成渝漢成交創年內新高
4月,在連番政策打壓下,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運行平穩,29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微降4%,同比仍增長16%。
具體而言,一線城市市場熱度不減,成交環比下降17%,同比仍增長30%。各城市成交均高位回落,環比跌幅都在20%附近,但同比皆實現正增長,北京、上海和廣州同比漲幅更是超50%,顯示成交整體仍處高位。
25個二、三線城市市場分化加劇,成交環比下降2%,同比仍增長14%。六成以上二、三線城市成交環比轉降,環比跌幅大都控制在20%以內,重慶、武漢、成都等成交持續放量,并創年內新高。7成以上二、三線城市成交仍好于去年同期,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南京、寧波等市場熱度不減,成交同比近乎翻倍增長。長春、天津市場難言樂觀,成交同比仍處下降通道。鄭州市場似有好轉跡象,成交低位回升,但同比仍降30%。南寧市場下行壓力加劇,成交同環比齊降,項目扎堆的遠郊區域成交去化依舊艱難,打折降價已是市場常態。
各區域市場強、弱波動轉化,長三角地區市場熱度不減,上海、南京、杭州等成交高位回落,環比跌幅皆控制在20%以內,常州、無錫成交降至年內低位,同比滑向負增長區間,僅限于合肥、寧波成交穩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走穩,廣州、深圳、佛山等成交環比轉降,但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受限于供應低迷,東莞成交連續數月低位運行,同比已步入下降通道。中西部地區市場則明顯升溫,鄭州、西安等成交低位回升,重慶、武漢和成都成交異?;钴S,一舉創年內新高,僅限于長沙成交走弱,環比微跌5%。
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預計2021年全年,各區域、各城市市場將持續分化,市場主旋律將由城市周期性輪動轉變為一城一行情,城市市場冷暖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求關系。具體而言,那些主動控制供地節奏的城市,房地產市場或將持續高熱,基于相較強勁的需求支撐,成交有望高位保持。那些供地顯著過量的城市,房地產市場則難言樂觀,市場觀望情緒濃重,渠道分銷、打折降價等仍是加快成交去化的助推劑。
附:2021年4月TOP50房企銷售排行榜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丁祖昱評樓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