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1/6圖片工作室
01 都靈城市實驗室
國家:意大利
城市:都靈
人口:91萬
量級:城市級
關鍵詞: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測試、真實環境測試、汽車產業升級、創新生態
因菲亞特而聞名的都靈,曾被譽為「意大利的底特律」。這個意大利第四大城市隨著工業衰退,逐漸喪失了對人口的吸引力。
▼ 都靈位于意大利北部,是重要的工商業中心
現在都靈希望借助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元素,尋求以創新技術推動以公民為中心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
▼ 都靈城市風貌
【項目理念】
「都靈城市實驗室項目」于2016年推出,簡單來講就是將都靈打造成一個露天實驗室——吸引愿意測試創新產品的公司,在全都靈城區的真實環境中,測試并開發城市生活創新解決方案與前沿技術。
▼ 都靈城市實驗室對城市的提升
政府為科技創業公司提供簡化的服務流程、開發新技術所需的工具、數據、合作伙伴和政府服務。
▼ 都靈城市實驗室計劃的創新生態體系
【愿景目標】
★ 擺脫人們的「灰色工業之城」刻板印象;
★ 促進創新創業,吸引業界精英來到都靈;
★ 走向前沿、創新和高附加值的發展軌道。
【項目進行時】
正在測試的內容包括:
★ 自主移動服務,專注用于人和物運輸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
▼ 正在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來源:Flickr)
★ 5G支持的創新服務:人工智能和協作機器人的應用、物聯網、AR和VR。22英里的自動駕駛城市街道試驗段。
★ 法國Navya公司及工程咨詢公司FEV已經開始測試,都靈成為意大利首個無人駕駛試點城市。
▼ NAVYA的無人駕駛車輛正在都靈街頭測試(來源:automobile.it)
【觀察思考】
作為老工業城市向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典型,都靈抓住了關鍵——應用場景。將整個城區用于技術測試,是目前全球眾多同類案例中,較為有魄力的一個。
▼ 都靈市區俯瞰
作為汽車之都,自動駕駛測試可以更好地撬動本地優勢產業。但隨著與華為的5G合作面臨不確定,前路能否順利也是未知數,畢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就是網絡,且必須是最快的網絡!
不過,這并不妨礙TCL項目的前瞻性,以及與本地的高度貼合性。正如市長Chiara Appendino所說:「來看看我們,不只是汽車城,你會發現一個創新城市,一個綠色城市,一個歡迎你的城市!」
02 龍仁市城市品牌戰略
國家:韓國
城市:龍仁
人口:109.3萬
量級:城市級
關鍵詞:睡城、城市品牌、母親特別市、胎教特別市、育兒友好、新興工業城市、本地就業
龍仁市位于韓國京畿道,首爾以南約60km,擁有愛寶樂園和韓國民俗村等著名景點,從1970年代起就是首爾外圍重要的居住地帶。
▼ 龍仁市處于首爾都市圈南側
人口雖然持續增長,但城市缺乏特色、本地工作少、不夠宜居等問題開始浮現。能否打破「睡城」的魔咒,用高吸引力繼續保持可持續增長,成為了龍仁市的課題。
▼ 龍仁城市風貌(來源:Flickr)
【兩大領域城市品牌】
在鄭燦敏市長的帶領下,龍仁市開展兩方面以城市品牌引領的宜居化升級。
針對家庭:打出胎教城市、母親特別市等城市品牌,通過夯實基礎教育資源的配置,以及對家庭育兒友好的相關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對家庭的吸引力。
▼ 龍仁市市區地標建筑上打出「母親特別市」的城市品牌口號(來源:m.blog.naver)
針對工作:打出零債務城市、企業城市等城市品牌,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從一個零工業睡城變為擁有23個工業園區,帶來直接和間接企業投資效果46,900億韓元的新興工業城市。
龍仁技術谷和醫療復合尖端產業園區都是代表性園區,解決了優秀人才在本地就業的問題。
▼ 龍仁技術谷俯瞰
【獲品牌大獎、城市持續成長】
龍仁市獲2017亞洲-太平洋史蒂夫?獎經營部門金獎及大獎,憑借「建立獨創的城市品牌」與「希望圖書當場借入制」獲銀獎。近20年來,人口增加4倍,超過109萬人,是韓國第四個百萬人口城市。財政規模也增加6.3倍。
▼ 快速成長的龍仁市(來源:Flickr)
【觀察思考】
龍仁市通過城市品牌的樹立,尤其是針對母嬰、產業兩大主題的經營,成為年輕家庭向往,產業興旺的潛力之城,捅破了睡城的成長天花板。這對于位于正在向外疏解人口的大城市周邊的「睡城」們而言,是尋求城市新發展的有益借鑒
03 北方經濟引擎計劃
國家:英國
城市:英格蘭北部及威爾士北部
人口:1,573萬
量級:區域級
關鍵詞:經濟中心、老工業基地、曼徹斯特、利物浦、研發、基礎設施、優勢產業
2014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推出英格蘭「北方經濟引擎計劃」(The Northern Powerhouse),意圖改變目前英國經濟與政治重心過度集中于倫敦與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情況,將英格蘭北部打造成與倫敦并駕齊驅的第二個經濟中心。
▼ 英國意圖將讓南北部經濟更加平衡發展,北方的老工業基地具備發展基礎
【重振老工業基地】
此計劃涉及以曼徹斯特、利物浦、利茲、紐卡斯爾等城市為核心的英格蘭北部11個地區及北威爾士。
▼ 北部經濟引擎計劃的涵蓋區域與重點城市
將在交通設施、商業、科技創新、教育、文化藝術等方面,通過下放權力、行政體制改革、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升級科研、優化產業等措施,用政府財政撥款和企業投資相結合的方式,為北部城市地區建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大力吸引海外投資,帶動英國整體發展。
▼ 英國重振老工業區計劃投資所帶動的領域
【項目進行時】
目前,相關城市已開始重點發展各自的優勢產業。如:利物浦的創意產業、曼徹斯特的大眾傳媒產業、利茲的法律服務業、赫爾的能源產業、謝菲爾德的制造業以及紐卡斯爾的軟件開發業等。
▼ 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碼頭以科技媒體產業為主,是區域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英國政府目前對北部經濟引擎計劃的財政扶持主要包括:曼徹斯特新型材料研究所;沃靈頓計算機研發中心;曼徹斯特工廠、劇院和展覽中心;紐卡斯爾老齡醫學研究中心等。同時擬投入500億英鎊建設高鐵HS2等。
▼ 北部經濟引擎計劃實現的目標
【觀察思考】
歷史條件不同,城市的發展基礎也不同。
英格蘭北方的老工業基地們,在當代的整體衰落是因為全球經濟模式與英國自身的產業地位發生了巨變所形成的,單純從投資上對整個地區「撒胡椒面」恐怕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現狀。集中于一到兩個重點城市進行投入,塑造領頭雁城市,才更有可能帶動整個區域振興。
但是英國對于這些地區,按照各自優勢產業進行針對性投入、并且側重從研發、技術角度開始突破的做法,是值得參考與借鑒的。
▼ 北部經濟振興計劃推動鋼鐵之都——謝菲爾德的轉型
04 全球據點城市
國家:日本
城市:東京、關西、中部、福岡四大都市圈
人口:分別為3,800萬、1,930萬、936萬、256萬
量級:國家級
關鍵詞:創新企業、獨角獸、推動國家經濟、IT巨頭、四大都市圈、創業孵化
為了創建一個像美國硅谷那樣,匯聚大量創新企業的區域,并培育可以推動國家經濟的IT巨頭企業,日本政府于2020年7月14日推出了「全球據點都市」計劃。
▼ 「全球據點都市」計劃所涵蓋的四個主要區域
【落子四大都市圈】
「全球據點都市」最終定位從17個候選報名地區中選出的4個都市圈,分別是:
以東京為中心,包括橫濱市、筑波市等東京周邊重點城市在內的東京都市圈;愛知縣名古屋市和濱松市在內的中部都市圈;大阪市、京都市、神戶市在內的關西都市圈;九州地區的福岡都市圈。這也是全日本首位度最高的四大都市圈。
▼ 「全球據點都市」實施的四大都市圈
這四大都市圈將被寄希望于打造成「日本版硅谷」,今后3年,日本政府將為這些地區吸引外資和人才提供經費扶持和政策優惠。最終希望在每個都市圈培養出至少5家獨角獸企業。
▼ 一系列產業支援機構,組成了創業的流程化生態支持(來源:日本內閣府官網資料)
在疫情沖擊下,與海外聯系有所不暢,但地方城市已經紛紛有了動作。
如作為中部都市圈核心的名古屋市,在打出「國際創新都市」的口號下,聯手SoftBank計劃于2024年建成大型創業孵化設施STATION Ai,主攻5G與人工智能,媲美巴黎Station F,成為亞洲的新技術孵化中心。
▼ STATION Ai效果圖(來源:saitoshika-west)
【觀察思考】
打造本土版「硅谷」,是日本自戰后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從最初的筑波,到各地的學園都市,再到以制造業中心愛知縣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區設想,到如今的全球據點城市計劃,每一個都收效有限。
▼ 筑波科學城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距離成為「硅谷」依然步履維艱
這個過程最大的啟示是,日本政府從遠離都市「開辟新城」的思路,逐漸轉換為今天以核心都市為基礎的「靠近資源」思路。希望在人口減少、經濟不振的情況下,扎根主要都市圈,彌補人才、資金不足的短板,更便于吸引國際資源。這不失為一個更加務實的選擇。
總結:越是全球經濟下行的時代,創新振興戰略就越是井噴。從我們為您挑選出的這四個,從城市到區域再到國家級別的振興戰略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引人留人到區域振興,再到前沿技術突破等振興考量,但它們的內核是唯一的——科技創新產業。把握好創新,就把握住了地方,乃至國家的振興密碼。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丈量城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全球城市發展趨勢:4個創新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