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很勤奮的路數
來源:路數(ID:ilushu)
陽光城的警報,已經拉響。
5、決戰的11月
不容否認,這是一家高杠桿、高周轉、高負債的“三高房企”。
在債務結構上可以看到,陽光城更多依靠成本較高的信用債、資產證券化及其他融資。▼
在2018年金融去杠桿環境下,陽光城已經努力降杠桿、收縮擴張。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新增土儲分別為約1300萬㎡、1200萬㎡、700萬㎡和400萬㎡,下降明顯。
11月,至關重要。
有多筆債務在本月集中到期(包含回售在內),涉及金額約40億元。債券償付資金,尚未整體到位。
其中有:一只由“中山證券-陽光城集團購房尾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起的ABS產品“20陽光優”,回售到期。一筆為美元債“陽光城10% N20230212“,也是回售到期。另外還有一筆境內債“18陽光04”和一筆供應鏈。
眼前的這部分債主是否愿意給陽光城時間,也會對之后的債務談判有影響。好在,“20陽光優”展期方案在11月3日晚上通過,開了個好頭。
但談判博弈只是剛剛開始。“20陽光優”展期方案通過相對容易,只需要50%以上同意即可,而有些ABN需要90%以上的通過率。
僅公開市場部分,一堆債主排著隊。▼
陽光城也向投資人解釋,有償還意愿,但暫時的流動性困難導致沒有償還能力。不過,會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投資人。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陽光城的權益銷售比為65%。換句話說,有一部分是合作項目。一旦風險引爆,不排除會波及合作方。
連日來,連鎖反應已經首先體現在了美元債市場,一些基金重倉陽光城美元債被爆倉,導致組合里的其他債券被券商連帶砍倉,一部分房企的美元債出現大幅下跌。
6、化債方案里的細節
陽光城想和債權人們一起上岸。境外公開市場的初步化債方案在11月1日火速出爐。
陽光城對債務層面能做的是盡可能去做展期談判,避免全面違約的發生。
境外方案中,目前的8筆存續美元債,共計約22億美元,尋求交換要約(Exchange Offer)和同意征求(Consent Solicitation)。▼
交換要約即一部分兌付+一部分新發債券,具體方案:
1.對2023年2月(有Put Option,Put Date為2021年11月12日)、2022年1月和2022年3月到期的三筆債券,共計7.47億美元,發起交換要約。
2.每1000美元,現金償付2.5%。
3.新舊債券進行1:1交換。新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10.25%,于2022年9月15日到期。
4.方案需得到85%以上的持有人同意才行。
同意征求即對原條款進行修訂,具體方案:
1.針對8筆債券發起,內容主要是修改Change of Control Put條款、取消對交換的3筆債券及某銀行的一筆Facility Finance的交叉違約條款;
具體的時間表:
11月1日:交換要約和同意征求開始
11月8日營業時間結束(倫敦時間):2023年2月到期債券撤回Put Instruction
11月10日下午4點(倫敦時間):交換要約和同意征求截止,并盡快宣布結果
11月12日:交換要約生效
11月17日:新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11月23日之前:支付現金對價
方案體現的是陽光城盡最大努力不違約的決心。在債務重組之前,通過交換要約和同意征求這樣市場化的自愿方式進行化債。
7、燃眉之急
陽光城要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這也是為什么對2022年到期的3筆美元債進行交換要約,其余的5筆美元債暫時還是同意征求。
這份化債方案還是體現了陽光城不逃廢債的決心:
1.境內和境外債券,都由實控人林騰蛟進行個人附加擔保。
2.化債方案沒有對本金進行削減,而是尋求以時間換空間。交換要約的三筆債券展期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不算長。
3.交換要約的方案中,新發債券的利率還比其中的2筆都要高。
4.同意征求的方案里給出的征求費不低,也是對債權人的某種補償和讓渡。
5.交換要約和同意征求彼此獨立,不互為條件,盡可能嘗試避免一部分持有人成為“釘子戶”導致方案失敗。
債券端的持有人給不給機會,答案最快能在11月8日給出。
好在陽光城8筆存續美元債都是為Reg S情況下發行,雖然同意率要達到85%以上,但比起144A情況下需要90%甚至是100%的同意,難度稍小。
不同于已經違約的當代置業(01107.HK)、花樣年(01777.HK)等,陽光城的投資人相對分散并不集中,要爭取到85%以上的同意票數,要爭分奪秒。
畢竟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8、變量和未來
如果債主們愿意給陽光城時間。短期內,陽光城不至于會躺平。
只要保留一定的營運資金用于工程建設,項目保持穩定的開工銷售交付節奏,確實會有一定的現金回流。
陽光城可售未售的總土地儲備面積為4370萬㎡,其中約 75.5%集中在一級和二級城市。拋開抵押、擔保的情況,這部分土地是陽光城闖關的根本。
此外,如果進展順利,還有兩處新增融資來源:一是林騰蛟持有的興業銀行股權。二是陽光城擁有的萬物云股權。
人才這一維度上,陽光城也有不錯的高管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目前初步的境外化債方案得到持有人支持,也僅只是豁免交叉違約,沒有豁免公司被訴訟和清算的風險。
陽光城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外界需要的是一份整體可持續經營發展的方案。想必,泰康方面也在等待著。
回過頭來看,泰康不是一位佛系的戰投,三季報的反對票已經表明了立場。當然,在道理和契約層面,泰康絕對可以這么干;但在情感層面,眼下的陽光城也太需要來自泰康的幫助,哪怕是提供一定的背書。
目前,陽光城還是在賭未來:未來一年內行業基本面和市場狀況的預期改善。
可能陽光城可以賭對居民按揭貸款部分。至于其他,雖然高層公開講話里傳遞出一些“信貸松綁”信號,但實際執行情況有待觀察。
這家閩系房企在展現著自己的韌性和拼勁,盡各種努力讓自己撐到曙光到來的那一刻。能撐一天是一天,堅決不倒在黎明前最后的暗夜里。
內部人士對路數的總結是:繼續熬著。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路數”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陽光城,軟著陸還是硬著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