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地產新媒體
來源:觀點(ID:guandianweixin)
樓房價差小,自持比例高,現房銷售多……讓人直呼這次集中供地可謂全國最嚴厲。
隨之,成都的集中供地引來多方密切關注。按照計劃,6月7日-11日,成都本輪集中供地拍賣分5天進行,40宗地共計超過70家房企業報名參拍,其中不乏央企、國資背景企業、一線上市房企和地方性房企,也出現很多新面孔。
樓房價差小,自持比例高,現房銷售多……讓人直呼這次集中供地可謂全國最嚴厲。開發商為拿地生存,需要進行多次現場勘測,以及無數次方案提報和更加嚴密的資金測算。
拍地首日,成都再次出臺新規,明確對房企購地資格實施動態審查,“紅檔”、嚴重失信房企將被限制土地競買資格。
這意味著,已布局成都的恒大、綠地等都被排除在集中供地之外。
“雙限”和競自持
據有關數據統計,在這場大型土拍中,不乏萬科、保利、龍湖、華潤等均報名超過20宗土地,旭輝、融信、金茂、卓越、新希望等出現頻率也較高,他們大多傾向傳統主城區地塊,而中小房企則多選擇新津、青白江等邊緣區域地塊。
第一天重磅開場的是來自主城五區的10宗地,總面積近430畝,共有33家房企報名參拍。
核心城區的優勢激發了開發商拿地熱情,在所有宗地均采取“限房價、競地價”模式下,共有9宗封頂,最高自持30%,最高成交樓面價18700元/平方米。最終攬金87.6億,競得者包括電建聯合體、融信、華潤、萬科、愛情地產等。
當日收獲最豐當屬電建聯合體,共以35.6億摘得4宗地,且均為熱門優質地塊,周邊配套較為完善。
資料顯示,電建聯合德商拿下成華區2宗地塊,一宗成交樓面價14600元/平方米,自持租賃住房面比例29%,另一宗樓面地價15100元/平方米,競自持比例24%;其后,聯合交投摘得武侯區2宗純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價均為15100元/平方米,自持比例14.0%。
融信以樓面地價16800元/平方米競得青羊區成都西站附近22畝宅地,自持租賃住房面積比例達到30%,成交價1.68萬/平方米,清水限價2.41萬,大概率以洋房別墅產品為主。
華潤則拿下成華雙水碾63畝地塊,成交價1.64萬/平方米,清水限價2.34萬,在該片區域內并不算低,目前來看或許會存在去化壓力。
令人較為意外的是,萬科4.53億元拿下了金牛區國賓板塊21.24畝地塊,成交樓面地價12800元/平方米,也是本次唯一底價成交地塊。
整體上,今天拍賣的所有地塊均為雙限地,后期售價全部鎖定,主城五區清水價值大致在2.2-2.6萬/平方米區間;此外,該次土拍規定了成品住宅裝修價格在2000元/平方米到3000元/平方米之間。
具體到每宗地,還有各自的要求,如金牛區約21畝地塊(萬科)要求配建固定體量人才公寓,并且全部為現房銷售;青龍鄉63畝地塊(華潤)要求配建并自持固定體量租賃住房;錦江區66畝地塊(北京國銳)要求先商業開發,后住宅建設。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嚴格的競拍要求使得實際成本增加,同時利潤空間有所控制,意味著開發商更需綜合評估投拓邏輯、企業發展需求和開發水平等自身情況,這也是本次土拍較少出現聯合體形式拿地的原因。
上述人士續指:“成都普遍不存在高地價,加上產業、雙限、自持等條件,綜合考量后更多房企會選擇獨自為戰”。
集中供地也意味著房子銷售集中,開發商所要競爭的一大要素便是在限價空間里打造更好的產品,更考驗操刀能力。
從政策層面看,地塊限價都是參照了周邊在售項目的價格進行的合理價格調控,實際上是變相加強限購和穩房價穩預期。
此前5月,成都發布土地出讓公告時明確了“雙價”要求,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措施是為了進一步深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減少和避免非理性競價帶來的不利影響,以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決策部署,保持成都房價收入比在全國主要城市的競爭優勢。而從人才吸引力來講,也讓人才在成都生活擁有較高的“性價比”。
萬科、愛情地產拿地
聚焦到企業,萬科與華潤是龍頭房企中少數贏得地塊的。
其中,萬科獲取的地塊令人稍顯意外,業內指萬科2014年以前在成都拿地質量并不高,直到2014年以后才開始在南邊發力,本次拿地大概率做改善類住宅,吸引地緣性改善需求的客戶。
經歷幾年時間,萬科成都公司2020年簽約金額突破300億元。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去年萬科在成都推出新盤,該盤位于成都天府新區中央商務區邊上,開發時長三年,占地236畝,首推290套住宅。
土地投資上,萬科成都總經理石飛曾表示,萬科在成都將圍繞“客戶邏輯”和“城市邏輯”兩條賽道并行展開。“城市邏輯”下的投資重點則是TOD,據悉,萬科成都將在今年落地首個TOD項目。
此外,愛情地產則算是本次土拍中的新面孔,以總成交價14.69億+18%競自持租賃住房面積拿下青羊區文家場69畝地塊,屬較偏僻的臨近西四環,樓面地價17500元/平方米,清水限售價24800元/平方米。
根據工商信息,愛情地產由保定市長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背后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統計可發現,近兩年,保定長城控股通過旗下公司正加速拿地,包括在長沙、佛山、無錫、重慶、蘇州等均有斬獲,溢價多在40%以上,主要通過長城實業和愛情地產兩個平臺拿地。
據了解,愛情地產下設3大事業部,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華中+成渝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主要瞄準強二線城市,已落子于天津、日照、無錫、長沙、重慶、佛山等地。
長城實業總裁去年曾對外透露,未來五年銷售目標是要達到千億。
與當下許家印為了汽車奔波相反的是,車企大佬魏建軍則開始大力布局地產。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企業進入地產領域,或是為解決自身在生產和辦公方面的物業配套問題,或是為吸取地產開發的利潤沖抵車企投資,提高整體收益。
據悉,2020年是長城汽車三十周年,魏建軍親自出演公司發布的一部名為《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視頻,透露出深深的危機感和焦慮。
查閱財報發現,長城汽車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59.29億元,同比下降13.17%;凈利潤11.46億元,同比下降24.46%;與4年前同期相比已大幅縮水;不過在下半年努力下,全年營業收入1033.08億元,同比增長7.38%;凈利潤53.62億元,同比增長18.36%。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觀點”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