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債券球
來源:債券球(ID:bonds-ball)
這兩年,出了信用問題的發行人不少,隨之而來就面臨債務重組的問題。對此,作為投資人,一方面,踩雷了,得認,踩雷本身很正常,當然總結一下踩雷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最希望的是發行人有明確、可行的償付計劃,最擔心的是發行人一抵二賴三躺平,最后只剩下雞毛和遠方。
一、債務重組的核心:誠信
一個經營主體運作本身是不容易的事情,受到管理層、市場、政策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任一方面出現大的調整,都有可能導致主體發生重大變化。對于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一旦發生此類事項,就有可能導致信用事件的發生,比如這兩年房地產市場一些發行人。
從上述邏輯來看,信用事件的發生,本身也是經濟活動中正常的事情,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信用事件發生以后,就必須得處置,而在處置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筆者以為是態度,而態度的核心則是誠信。
都說,做人要講誠信,做生意、辦企業要講誠信,對于債務處置一樣也要講誠信。對于投資人來說,一家講誠信的發行人,可以帶來明確的債務重組預期,相對于不講誠信,兩眼一抹黑的預期不知道要強多少倍。對于發行人來說,一時的債務困難,以誠懇、嚴謹的方式去解決,誠信未丟,東山再起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
二、債務重組的BUG:一抵二賴三躺平
大凡發生信用事件,進行債務重組,債務本息抵免掉一部分是正常現象,對于投資人來說,還不起那么多,免掉一部分大抵也在情理之中。也有一些發行人,可能是階段性資金受阻,馬上還,企業肯定跨,緩一下,就有可能存在還款的空間,進行適度展期一樣也在情理之中。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展期的時間太長真的不合適,比如:10年,10年過后,當事人可能都換了好幾茬,到時候,估計讓驢頭對上馬嘴都要適應很久。
那投資人怕的是什么呢?最起碼抵免加展期的無限濫用就是其中之一。話說,如果作為發行人,今天羅列了一大堆理由,抵免一部分,展期幾年,等過幾年到期,又以同樣的理由要求投資人抵免和展期,長此下去,感情發行人都可以不還了,投資人直接免掉債務就可以了。那么,當下看似冠冕堂皇、義正辭嚴的重組方案,就其實質,不就是所謂的逃廢債嗎?
相對于抵免和展期這種組合拳的方式,直接躺平看起來要更加過分。作為發行人,反正不管是誰要求,躲不過的,形式上應付一下,實質性的,什么都不干,甚至連跟投資人玩心計的念頭都沒有。大概這種形式的老賴,應該是最可怕的。畢竟,玩心計的,如果企業真的可以東山再起,相信這樣的發行人還是有一定意愿去還錢的,而直接躺平的結果,就是拉著投資人一起去躺平,一副讓投資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架勢,耍無賴你還沒轍。
最后,建議就不說了,只是隨著信用事件成為常態化,國家在處理信用事件的過程中相關法律也會逐步完善,對于偷奸耍滑的發行人,在市場的合力作用下,最后的結局大概很難是好的。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債券球”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關于債務重組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