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張云峰
來源:房產大象
商業地產,指作為商業用途的地產,故又名做商鋪地產。以區別于以居住功能為主的住宅房地產,以工業生產功能為主的工業地產等。商業地產廣義上通常指用于各種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健身、休閑等經營用途的房地產形式,從經營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區別于普通住宅、公寓、別墅等房地產形式。以辦公為主要用途的地產,屬商業地產范疇。
2020年8月14日市商務局將在福田舉行《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聽證會。這標志著深圳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球數字商務創新型城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高能級對外開放城市、全球資源配置樞紐城市已進入全面落地階段。伴隨著深圳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和深圳區域商業布局的優化,提升消費創新引領能級,推動深圳商貿服務業創新發展,營造深圳國際化消費環境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深圳商業地產發展進入新里程。
問題來了,鋪可以投嗎?投鋪有戲嗎?鋪怎么投?
深圳商業地產的現狀、趨勢
伴隨著深圳高歌猛進一路發展,深圳地產也迎來了繁榮。據《規劃》顯示,2019年,深圳零售、餐飲和批發網點超過30萬個,總營業面積約6800萬平方米,人均零售和餐飲面積約3平方米,高于上海、香港、東京等城市。
盛況之下,是不是每一個商業項目都賺得盆滿缽滿呢?其實那也不不見得。看似一樣的大繁榮的背后,其實不同的商業地產呈現不同的發展特點。商業地產簡單的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消費類商業地產,主要是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健身、休閑的各種mall,另一類是用于辦公的各種寫字樓。
消費類商業地產迎來第二個春天
面臨產業升級、舊城改造的深圳,消費類商業地產仍有很大空間。就拿南山來說吧,比如白石州、南山村都有可能崛起新的商業綜合體,而“散亂差”的羅湖是舊改的大戶更是新商業的的大戶,新商業地產同樣可期,同樣在寶安、公明等舊城改造使商業地產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辦公類商業地產迎來兩極分化
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深圳的城市中心由“羅湖到福田,由福田到南山,由南山再到前海”。隨著深圳中心的一路向西是深圳辦公類商業地產的一路向西。
企業需要好的形象和好的辦公位置,企業在選擇辦公場所時“扎堆效應”和“追新效應”非常明顯。三十年前,人們以在國貿辦公為榮,二十年前人們以在地王為最尊,十年前人們以在平安大廈為傲,而現在企業的首選之地則是后海、深圳灣、前海……這種變化導致老羅湖寫字樓價低且空置率高,福田則平穩,南山受追捧。辦公類商業地產迎來兩極分化。導致商業地產日子不好過,其實還有一些宏觀的原因,近日,恒大正在全國范圍內大批出售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商鋪等非核心業務的資產,出售的資產項目超過200個!由于疫情影響,經濟進入盤整期,影響商業地產發展的各種利空和利好因素交織,商業地產發展變得復雜。商場里缺乏人氣、消費者購買意愿下降、中小商鋪流動資金跟不上、甚至一些商鋪出現欠租現象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
投資商鋪還有戲嗎?
“投資商鋪還有戲嗎?”
“有戲。但要看怎么投。”
如上所述,深圳改革開放的發展大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深圳的商業地產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特別是在住宅調控層層加碼,炒房越來越難操作的情況下,深圳商業地產當然有機會。但是也如上面分析,深圳商業地產呈現“類型區分、兩極分化”的趨勢,這決定了商業地產的投資決不是“隨便投,買哪兒都賺錢“,而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嘉誠曾經說過:投資買房,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這在商業地產中尤其明顯。可以說,決定商業地產投資成敗的是地段,決定個人能否盈利的關鍵是項目價格,決定你能否投資成功的是你口袋里的money。筆者認為商業地產投資應堅持寧缺勿濫,最忌諱免強投資和不理性投資,抱著炒房賺大錢的幻想不科學的去跟風投資,一不小心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在當下尤其當心。
方案曝光,未來已來,你應知的我們的大深圳
《規劃》稱,啟動五個重大工程: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深港口岸商業帶建設工程、國際化商圈建設工程、特色化商街建設工程、保稅區創新升級工程。《規劃》要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將優化市級核心商圈、區級商業中心、重點商業街區、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布局,完善市級、區級、街區、社區四級商業網點體系,加快形成層級分明、跨界融合、模式創新的現代化城市商業網點體系。
未來將建設國際知名商業街區:
沿布吉河岸新型消費發展軸,依托蔡屋圍、東門、湖貝、人民南、水貝、筍崗六大核心商圈,構建“一河六圈”消費空間格局,提高消費資源承載力,增強消費實現、消費創新與消費引領的引擎功能。
以福田CBD及環CBD商圈為重點,輻射帶動華強北商圈和車公廟-金沙商圈,推動購物公園、皇庭廣場等商業體聯動,形成與商務中心相匹配的高端商圈。
建設灣區商業中心:
依托后海超級總部基地,加快建設空中商業連廊,推動后海中心商業區、深圳灣萬象城等商業體互聯,建設一批商業新地標。
規劃建設前海合作區奢侈品一條街,充分發揮前海合作區國際要素資源集聚優勢,大力吸引國際奢侈品牌入駐,打造內地奢侈品消費重要目的地。
建設區域商業中心:
加快龍崗超級CBD 規劃建設,圍繞“三館一城”和世貿中心、萬科廣場、珠江廣場等重點區域引導品牌集聚,打造面向深圳東部、輻射周邊城市的綜合商業中心。推進寶安商業中心建設,發揮國際會展中心、國際藝展中心等的輻射作用,打造集“濱海+文化+休閑+購物”于一體的黃金商旅樂購海岸線。強化龍華商業區與北站商務區的資源互通、協同聯動,構建以地鐵4 號線為軸,串聯北站、紅山、龍華等三大商圈的“一帶三圈”商業發展格局。
2020年已過半,回望2019年深圳商業地產可謂風云變幻,這廂,領展收購怡景中心城、招蛇收購中航善達、九方“改姓”天虹……另一廂, 深業商業地產也不斷迎來新驚喜, 盒馬開出首個Mall、宏發大仟里亮相、萬達終于入深、奈雪開出全國首個奈雪夢工廠,華為開出全球旗艦店…… 而國貨崛起,Z世代消費趨勢、快閃成品牌營銷重器、美食小吃街成商場標配、畢加索/梵高/達利/林茨電子藝術節等國際性科技/藝術展相繼在深圳亮相,亦充實了深圳商業內容……接下來的商業地產傳奇將在深圳繼續上演,顯然其中有樂也有苦,有笑也會有淚,你準備好了嗎?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房產大象”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