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董云峰
來源:新金融瑯琊榜(ID:finrank)
助貸業務的比重可以高到什么地步?濟寧銀行互聯網貸款占全行貸款總額的比例高達30%。助貸業務一定壞賬少、利潤高嗎?浙江稠州銀行的互聯網貸款不良貸款率達到4.58%。
轉眼間,互聯網貸款監管的落地,已經過去了一年。
2020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確立了互聯網貸款的法律地位,并對互聯網貸款業務的發展作出了規范。
去年末以來,監管繼續加碼。今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叫停了地方銀行的異地互聯網貸款業務,并從出資比例和集中度等方面提出了量化監管要求。過渡期最晚到明年7月份。
這意味著,互聯網平臺與地方銀行共同掀起的助貸狂潮,將告一段落。
面對監管落地,商業銀行都是如何反應的呢?在近期密集出爐的跟蹤評級報告中,互聯網助貸業務的變化以及整改壓力,也成為評級機構重點關注的因素。
相比財務報告,這些評級報告往往有著更豐富的信息量,我們也得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地方銀行的生存現狀。
那些較早涉足助貸業務的地方銀行,近年來通過助貸已經獲取了不菲的收益;那些行動遲緩的,連湯都沒喝上,就遭遇了監管暴擊。
去年7月以來,有些銀行已經開始了積極調整,有些還在做最后的沖刺,試圖趕在過渡期結束之前最后一搏。
基于評級報告,新金融瑯琊榜梳理了濟寧銀行、浙江稠州銀行、阜新銀行、葫蘆島銀行、天津濱海農商行等十多家地方銀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情況。
助貸業務的比重可以高到什么地步?濟寧銀行互聯網貸款占全行貸款總額的比例高達30%。
助貸業務一定壞賬少、利潤高嗎?浙江稠州銀行的互聯網貸款不良貸款率達到了4.58%。
在強監管之下,那些入場較晚的地方銀行,已經很難掀起多大浪花了。阜新銀行在去年積極推進互聯網貸款業務,一年下來,余額不過0.75億元。
對部分銀行而言,新政的沖擊相當劇烈。諸如葫蘆島銀行去年末的互聯網貸款余額為5.1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5.00%;煙臺銀行互聯網貸款余額腰斬,去年末較年初大幅下降54.03億元至46.93億元。
也有繼續大干快上的。2020年末,天津濱海農商行個人貸款余額為251.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98%,占貸款總額的19.54%;其中聯合貸款余額187.54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61.53%。
這一切,正是歷史轉折中的助貸。
下列內容整理自評級報告:
濟寧銀行:濟寧銀行與網商銀行、百度小貸、微眾銀行、京東數科等平臺合作開展的互聯網聯合貸款業務是其零售業務的重要支柱。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互聯網聯合貸款不良率為1.48%。隨著監管對互聯網貸款業務管理加強,濟寧銀行相關業務拓展面臨一定挑戰。截至2020年末,公司互聯網貸款規模為242.53億元,同比繼續增長13.43%。
浙江稠州銀行:截至2020年末,公司互聯網貸款余額79.50億元,有余額客戶數103.02萬戶,戶均貸款余額0.77萬元,不良貸款率4.58%;貸款品種以個人消費貸款為主,占全部互聯網貸款余額的95.00%;同期末,公司互聯網異地貸款余額15.92億元,占全部互聯網貸款余額的 20.03%。
阜新銀行:2020年,阜新銀行推進互聯網貸款業務,借助騰訊云技術上的優勢和在互聯網貸款方面的經驗,合作打造互聯網貸款平臺。但受制于阜新市個人貸款體量較為有限,加之當地銀行同業競爭激烈,阜新銀行個人貸款業務規模仍較小,未來仍面臨較大的業務拓展壓力。截至2020年末,阜新銀行個人貸款余額39.6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4%,占貸款總額的4.33%;其中互聯網貸款余額0.75億元。
葫蘆島銀行:引入人保財險和眾安在線,由葫蘆島銀行全額出資的形式,通過互聯網渠道發放個人小額消費貸款。2020年,由于《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及監管集中度要求,該行暫停互聯網貸款發放,互聯網貸款規模有所下降,年末互聯網貸款余額為5.1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5.00%。
張家口銀行:該行根據監管導向調整線上消費貸款的投放節奏與方向,逐步退出河北省外客戶并壓縮單一合作機構貸款規模。截至2020年末,該行線上消費貸款余額為111.82億元,較年初增長4.07%,增速較年初下降31.13個百分點,其中微粒貸104.46億元,未來面臨壓降壓力;線上消費貸款不良率為1.52%。
承德銀行:截至2020年末,花唄余額42.57億元,借唄余額53.74億元,京東金條余額53.36億元,京東白條余額4.95億元。由于該行個人消費貸存量基數較大,業務屬性多為聯合貸及助貸,預計在互聯網貸款監管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未來增速將明顯放緩或將面臨被壓降的可能。
洛陽銀行:截至2020年末,該行線上聯合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2.00%至75.75億元。該行目前正在推進自營消費貸款研發工作,未來隨著監管對個人按揭和互聯網貸款業務管控的趨嚴,該行個人貸款業務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和拓展壓力。
廊坊銀行:在監管環境收緊的情況下,廊坊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規模亦出現收縮。廊坊銀行與合作機構的出資比例自70:30至100:0不等,平均水平為90:10,截至2020年末,互聯網貸款余額為152.70億元。目前,該行主要推出的產品包括微粒貸、借唄、花唄和美團生活費等,未來或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青島銀行:2020年,該行互聯網貸款共發放197萬筆,累計金額194.07億元,截至2020年末,互聯網貸款余額104.83億元,同比增長2.20%。該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主要采用助貸模式,合作方主要包括360數科、美團小貸、眾安在線、平安普惠。
煙臺銀行:該行與京東金融、螞蟻金服、 平安普惠和360金融等機構開展線上聯合貸款和助貸業務,受監管政策趨嚴以及聯合貸款風險暴露等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該行壓降聯合貸款規模,年末互聯網貸款余額較年初大幅下降54.03億元至46.93億元。受此影響,截至2020年末,該行個人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20.25%至140.36億元,在總貸款中的占比較年初下降10.84個百分點至27.17%。
泉州銀行:該行繼續推進與民營銀行、小貸公司及泰隆銀行合作,借助“微粒貸”、“網商貸”、“美團生活費”和“生意貸”等貸款產品提高客群覆蓋面,增加信貸投放量。截至2020年末,該行個人貸款余額338.19億元,同比增長52.11%,其中聯營貸款余額140.1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隨著該行線下貸款和直營業務的快速發展,同時出于風險防控考慮,該行將逐步壓降線上聯營貸款規模,個人貸款增速或將放緩。
天津濱海農商行:2020年,濱海農商銀行個人貸款較快增長,主要依靠聯合貸款規模增長,隨著聯合貸款監管趨嚴,未來業務規模拓展或面臨一定壓力。截至2020年末,濱海農商銀行個人貸款余額為251.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98%,占貸款總額的19.54%;其中聯合貸款余額187.54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61.53%。
石嘴山銀行:截至2020年末,公司互聯網貸款規模為109.87億元,主要為消費類貸款,且異地互聯網貸款占比很高,不良貸款率1.49%。總體而言,公司互聯網貸款規模較大,且異地互聯網貸款占比很高, 面臨較大調整壓力。
江西銀行:在居民消費信貸需求走弱以及暫停與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合作開展的消費貸款產品的綜合作用下,江西銀行降低了個人消費類貸款的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末,江西銀行聯合貸款余額為5.68億元,較上年末大幅壓降。
九江銀行:隨著互聯網貸款管理政策的趨緊,九江銀行互聯網平臺貸款發放余額明顯減少,導致個人貸款增速明顯放緩。截至2020年末,九江銀行個人貸款余額663.62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295.66億元,個人經營性貸款172.80億元,其余主要為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貸款。
海口農商行:該行全額出資,平安普惠負責獲客并對貸款資金提供20%的保證擔保,平安產險對貸款資金提供80%的履約險服務,三方獨立進行風控審批。海口農商銀行在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出臺后按照監管要求開展相關業務,2020年,共發放互聯網貸款10.01億元, 截至2020年末余額為8.28億元。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新金融瑯琊榜”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歷史轉折中的助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