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地產新媒體
來源:觀點(ID:guandianweixin)
啟迪控股計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出售超過215億元的資產,作為其為未來美元債券支付提供資金的措施的一部分。
觀點地產網 根據市場媒體統計,2021年中國在岸債券的違約金額已經達到1405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違約總金額,其中有32%的違約債務來自房地產行業。
近日,清華系的啟迪控股就一筆美元債務違約展開了一場投資人會議引起市場關注,據悉投資人清華控股、合肥建投也參加了該次會議。
7月8日,啟迪控股發布公告稱,由于發行人及擔保人尚未按照要求支付5.5億美元債券利息。因此,旗下債券發生違約事件,并觸發了交叉違約。
2018年8月15日,啟迪控股發行3.5億美元、利率7.95%、于2021年到期的債券,隨后增發5000萬美元并組成單一系列。
2019年6月18日,啟迪控股發行5.5億美元、利率6.95%,于2022年到期的債券,未能如期支付利息的就是這筆債券。
此前,據媒體報道,啟迪控股正在考慮通過出售其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1 vianet(下稱“世紀互聯”)中的股權來籌集資金,以償還該筆美元債券。同時,啟迪控股還申請將價值 12 億元的合肥地塊轉換為現金。
財經新聞機構Benzinga在3月份報道稱,世紀互聯將斥資2.6億美元從啟迪控股手中回購股權。
然而,關于世紀互聯的交易卻均未能成行,受到整體形勢的影響以及股東違約的沖擊,世紀互聯的市值不斷走低,啟迪控股的資產價值也不斷下降。
在啟迪控股上市子公司啟迪環境的投資人電話會上就曾披露,啟迪控股未付息是由于技術問題,公司已預留資金,將在7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內支付逾期利息。
最終,這個曾被熟知為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的啟迪控股仍未能支付這筆1910萬元的利息,兩只債券目前均處于違約狀態。
在未能支付利息后,啟迪控股2021年到期債券及2022年到期債券分別在當天下跌18%、33%。
啟迪控股在公告中指出,由于市場信用違約事件、宏觀經濟環境和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的不利影響,發行人和擔保人面臨短期流動性問題。發行人和擔保人正在努力為債券下的支付義務提供資金,他們將積極考慮并尋求所有可用的債務管理選項。
在近日舉行的投資人會議上,啟迪控股表示,受此前信用事件的不利影響,導致公司銀行授信進展非常緩慢。啟迪控股基本喪失國內公開市場的融資渠道,新增融資困難。
自2020年末校企改革股改完成以后,在今年半年不到的時間內,啟迪控股融資余額下降超60億元,這些原因引發了公司短期流動性問題。
2018年,國務院出臺《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啟迪控股的混改拉開帷幕,首任緋聞對象為雄安國資,雙方已經簽署協議,但最終并未成行,新入局者為合肥國資。
2020年12月,清華控股轉讓啟迪控股14.84%股份予合肥建設。同時,啟迪控股對合肥建投、蜀山城投、紅景智谷增發新股。
在增資完成后,清華控股、百駿投資(董事長王濟武私人公司)持有、合肥建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蜀山城投三方均持有22.242%的股權,并列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
然而,隨著清華系另一家公司紫光集團的債務違約,這家3000億芯片公司的違約給啟迪控股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不過,啟迪控股否認了近期關于其有意不支付利息導致債券違約的市場傳言。
關于違約債務的具體償付計劃也有了眉目。會上,公司總裁蔡曉偉表示,違約的美元債擬展期33個月分批兌付。
8月31日,啟迪控股將兌付違約本金的5%,此后2022年、2023年分別兌付30%,最后一期兌付35%,其中票息將保持不變,每半年兌付一次。
參加會議的消息人士指,該延期方案已經獲得了股東及國內債權人的通過,但需要境外投資人的支持。
在有了時間計劃表后,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關于兌付資金的安排與來源。
在會上,啟迪控股多次承諾不會逃廢債,但希望多方能夠推動延期償還債務的方案實施給予公司喘息的空間。在方案中除了傳統的債款外,還提供了一定的補償。
啟迪控股稱,將增加兩家子公司啟迪創業和啟迪科創為債券擔保。同時,對所持有的世紀互聯、港股上市公司北控清潔能源集團的部分股權進行托管,該股票的處置現金將進入托管賬戶,只能用于償還美元債。
消息人士表示,啟迪控股計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出售超過215億元的資產,作為其為未來美元債券支付提供資金的措施的一部分。
據悉,資產組合主要涵蓋部分寫字樓及商業地產,位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價值90億元,以及啟迪控股持有的相關上市公司股票和部分基金。
此外,啟迪控股計劃出售其在多倫多科創板上市的環境生物技術公司BIOREM(碧歐藍)的所有股權,這部分股權由啟迪控股在2017年時購入。目前,啟迪控股持有后者約60%的股權,價值1904加元,約合9836萬人民幣。
近一年來,企業面臨債務違約的狀況越來越多,但像啟迪控股一樣在短時間內進行回應并提出一個切實可行方案的企業卻不多見。
事實上,自啟動混改以來,啟迪控股不斷在瘦身,慢慢剝離了部分非主業業務,例如與協信合作的科技城及產業園區開發運營公司,也就是曾經被吳旭寄予厚望的啟迪協信。
同時,推動下屬產業集團與地方國資進行合作,在去年8月份,浙江澤惠對啟迪科技城集團增資70億元,雙方同期在長三角成立注冊資本為100億元的科技產業發展平臺。
啟迪控股在官網中寫道,“公司控(參)股啟迪藥業、啟迪環境、世紀互聯、BIOREM、啟迪國際、啟迪設計、綠盟科技、中文在線、北控清潔能源、兆易創新、中航訊、圖衛科技等上市及非上市企業800多家,管理總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人民幣。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觀點”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