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地產三哥
來源:地產三哥(ID:dichansange)
一、房地產的“墨西哥僵局”
房地產也許正在進入“墨西哥僵局”,也叫墨西哥對峙,英文叫"Mexican Standoff"。
它形容對峙的多方(至少三方),由于互相的牽制作用,最后達到一種相當微妙的、恐怖的平衡狀態。
比如,甲指著乙、乙指著丙、丙指著甲,三方互相拿槍指著,但誰也不敢先動手,因為這背后還有很多的牽制、預判、預期(文末附視頻彩蛋)。
在墨西哥僵局中,沒有任何策略可以讓任何一方取得勝利,同時還不遭受損失。任何一方發起主動攻擊,都可能導致自己被消滅。
所有對峙者都需要保證這種緊張的平衡不被打破,直到出現一個外部事件使這個僵局被打破。
房地產開發企業、金融機構、地方目前也許在這種僵局里面。
建筑公司和勞務班組、購房者、地方的財稅收入、金融機構的微妙情緒等等,牽一發而動全身。往更宏觀一點說,信用傳遞失效、信心受損,接下來就是對資產價格、居民收入、消費水平的負面影響,這些也許正在發生。
每一個行為導致的后果都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造成無法控制的結果。
穩住三方、保持現狀是一種方法,比如現在正在做的“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房企大佬們都說,這是特別合理的。
強行隔離、把各方分開也是一種方法,比如熱點城市的二手房市場。
全部出清、洗牌重來也是一種辦法,這個還不確定是否有犧牲來祭旗,因為平衡被打破,風險比較大。
奈何市場不是以機械決定論為底層邏輯的,必須要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偶然性。
二、建業地產求救:招招要害
據觀察者網報道:9月9日,網上一份關于河南本土房企建業集團《關于企業出現重大風險和危機并請求幫扶救援的報告》(下稱“報告”)迅速引發社會關注。
建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觀察者網證明了該文件真實性。
報告中,其他部分是關于建業集團的背景、業績、目前在疫情汛情下的困難等等。我們重點來看建業地產的請求,原文如下:
“四、請求:
面對罕見的困難、風險和危機,建業集團已經進入戰時緊急狀態、正在制定應對預案,采取了一系列優化管理、降本提質、減員降薪等自救措施。在此,呼吁省委、省政府采取如下非常措施,幫助建業度過難關:
第一,懇請省委、省政府協調有關市縣區,盡快償還多年來由于各種原因拖欠建業的各類款項(逾50億元,屆時建業可提交地方政府拖欠款項清單)。
第二,懇請省領導出面,協調稅務部門,同意由于汛情疫情造成企業出現巨額減收,可以分類減免或緩交建業旗下公司的增值稅、所得稅(屆時建業提出具體建議和清單)。
第三,懇請省領導協調并出具公文,鑒于當前不可抗拒之原因,允許建業部分在建工程延期交付,以便我們與合作方、客戶進行解釋、溝通和交涉(屆時建業可提交需延期交付工程的清單)。
第四,懇請省領導協調并出具公文,同意由于汛情疫情導致企業營收遭遇重創,建業部分土地款可延緩支付半年到一年(屆時建業提交土地款延緩支付具體建議和清單)。”
四個請求,招招要害:還錢、緩交稅、緩交房、緩交出讓金。
就是要流動性,只能補血輸血,不能虧血。
華夏幸福的應收賬款案例在前,未雨綢繆的建業地產發求救信是有資本的:除了它是本土的就業大戶、納稅大戶之外,看看建業地產的土地儲備:
除了海南的1%,99%的土地都在河南省。
(建業地產土地儲備:2021中期業績報告)
建業地產,這才叫本土深耕。
因為本土深耕,所以才能理直氣壯地求救。
三、建業沒它自己說那么難?
建業地產難嗎?
今年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沒有不難的。但如果從銷售和新增土地儲備來看,建業似乎沒那么難。
今年上半年,銷售面積4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9%;實現銷售金額人民幣311億元,同比增長3.5%。
今年1-6月,建業地產新增土地儲備663萬平米,已經是2020全年新增土地儲備數據918萬平米的72%。
如果深究,建業地產投資拿地面積超過銷售面積,對應央行規定的40%的拿地紅線,建業今年上半年投資拿地熱情不低。
但是從流動性來看,今年上半年建業是緊張的。
融資活動現金凈流出77億元,有息負債總額降低了接近30億元;經營現金流今年上半年也轉負,之前,建業集團2018年、2019年、2020年經營現金流均為正。
投資力度不小,融資凈流出,壓力比以往大是必然的。
但是,建業的三道紅線指標也是兩道達標:
非受限現金短債比1.27;凈負債比率92.6%;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87.2%。
這個指標不算好,但也不見得差,如果聯系上半年建業地產的投資拿地力度,可以判斷,建業地產并沒有它自己說的那么難。
這些指標來源于建業地產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截止6月末的時候,河南的汛情和疫情都還沒有來。
就坡下驢,此之謂也。這是高明的破局之道,無關褒貶。
四、求救與公平
本土深耕有深耕的好處,近水樓臺先得月。
遇見問題也能找人做主,娘親舅大,所謂父母官,就是為民做主的,民營企業也是民。而且三天前還有更高級別的表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建業這份文件流出的時間點真是妙。
當然,深耕也有深耕的壞處,畢竟除了鄭州,河南整體的經濟水平也決定了建業地產的定位和天花板。
但筆者以為,99%的土地儲備放在河南,這恰恰正是建業地產的聰明之處,是建業地產在全國化的誘惑和本土化的安全之間的取舍結果。
胡葆森不愧是“九二派”。
1992年,受鄧公南方談話和經濟改革推進的影響,一大批體制內官員或知識分子紛紛下海創業,形成一股商業浪潮,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動力。
這些從體制里面下海并且成功的人們,多具古之士大夫情懷,諳熟中國傳統的政商邏輯、社會運行規律,也是中國商業文明成長的見證者和開創者。
創業30余年,他們不應該因為非市場化的因素成為沙灘上的前浪,施以援手無可非議。
可是,翻看2021年1-8月鄭州房企銷售排行榜TOP20,除了建業之外,河南本土房企還有正商、康橋、美勝、永威等等,還有全國性布局的碧桂園、融創,還有最近深陷流動性泥沼的恒大,它排名鄭州第12。
它們也都是民營企業,它們的稅、費、出讓金也都交在本地,如果它們也面臨困難,怎么辦呢?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三哥”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建業地產,是真困難?還是就坡下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