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來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最近有不少地方領導問我,財爸放了這么多水,什么時候能到賬啊?每個區縣能分多少啊?
天下盼雨久矣,咱們捋捋啊。
新增赤字1萬億+特別國債1萬億+新增專項債1.46萬億+財政貼息支農支小再貸款1萬億,合計4.46萬億元。
截至2018年6約,全國共有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851個,其中966個市轄區、367個縣級市、1347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
那么拿4.46萬億除以2851,等于15.64億元。即每個區縣可以分到15.6億元!
最快什么時候到第一筆?630不好過,領導們看在眼里的。
這是財政的錢。央媽的錢呢?
從wind數據看,截至2020年5月28日,上半年由國有企業發行的公司債/企業債/中票/短融/PPN,凈融資額(總發行量-總償還量)為2.596萬億元。其中AA和AA+主體(主要為區縣級和財力一般的地市)的凈融資額為2378億元。
債市已大水漫灌。
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在今年初透露,2019年度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6萬億,同比增長25%。
在2019年3月的國新辦就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銀保監會首席檢察官楊麗平表示:2019年民營企業貸款新增4.4萬億,貸款戶數增加了31.5%。
今年兩會提出的增速要達到40%。注:2019年底,銀保監會內部的說法是2020年爭取新增2萬億,新增速度不得低于其他類型貸款,其中五大行的新增速度不得低于20%。兩會提出的40%增速,已經顯著高于銀保監會在2019年底的預期。
我不知道民營企業貸款里有多少算中小微,假設其中一半算中小微,即2019年中小微民營企業貸款新增2.2萬億元,按照今年兩會提出的增速要達到40%,即2020年的中小微民營企業貸款要新增3.08萬億。
中小微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都偏高,銀行在操作中存在要求擔保的情況。而在地方,什么擔保,能比城投擔保或城投下屬擔保公司來擔保更好使呢?要不要雁過拔毛?
以上是吹牛皮時間,總之,一個字:信仰!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