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地產十一郎
活好,就是回歸產品和服務。
房地產野蠻發展時代早已落幕,在住房需求趨于飽和、房地產市場行業巨變的時期,能生存下來并活的好的,才是真正的優秀。
而「活好」的至關節點是回歸產品和服務。
這是融創孫宏斌的結論,也是萬科郁亮的觀點,更是老百姓的眾望所歸眾心所盼,也是房住不炒下8個月調控400余次想要達到的效果。
時代已經轉彎,就看你能不能跟上它的步伐,能走在時代前面的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2018年萬科提出「活下去」時,業內一片嘩然;2019年融創主動執行更均衡高質量發展戰略時,很多房企還停留在唯規模論的舊模式。
那些沒有看清時代真面目的人,被甩在了身后;而萬科、融創這些提前預判了行業趨勢的企業,開始踏實地、務實地做好產品和服務,為自己贏得了時間。
「穩」中有「新」
8月30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以下簡稱“融創”)交出一份全優答卷:銷售大漲64.3%、收入上漲23.9%、每股盈利上漲8.7%,歸母凈利潤上漲9.4%;負債率持續下降、「三道紅線」指標穩步改善;國際信用評級全面提升。
單從數據上看,這樣的答卷略顯「沉穩」,好像沒有特別亮眼之處,但在房地產市場史上最嚴調控的今天,這樣的基本面,應該是很多房企所望而不所及的。
如果說房地產的上半場是「發展就是安全」,那么下半場的準則是「安全才能發展」。
市場越是波動,尤顯信心的可貴。
于融創而言,能夠平穩地穿越市場周期、抵御行業風險,不僅依賴于敏銳的行業預判,在2019年下半年,就先于政策要求,主動落實「降杠桿、優化資本結構」;更難得的是,它不懼市場波動,對于自己的判斷和公司的戰略始終保持著足夠的定力。
這就是信心。
這樣的信心,讓孫宏斌起死回生了不知多少次,更讓融創抓住一次又一次機會,實現了業績快速增長,錘煉出強大的綜合能力。
為了進一步將戰略方向細化成戰略目標,孫宏斌提出了新戰略目標「四更」:更安全、更從容、更長期、更有價值。
這是在均衡高質量的戰略方向不便的前提下,進一步堅定自己的信心,把戰略目標細化成經營準則。
新目標下的新動作
這個新目標,是孫宏斌下一步走棋的方向。
新目標之下,老孫要求融創在三年內要做到以下兩點——降融資成本、升信用評級。
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很篤定。
「要持續做到‘更安全、更從容、更長期、更有價值’,我們第一個要求就是把融資成本降下來,第二就是要把我們的信用評級做到投資級。為此我們不僅將降低負債率,還將降低負債規模,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才能降低融資成本、并且升信用評級。」
降負債是從2019年就開始主動做的。業績成果從年報就有體現。
2020年年報里,融創已經實現杠桿率下降,「三道紅線」指標連降兩檔至黃檔。到2021年中報,財務健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凈負債率下降9.4個百分點,非受限現金短債比升至1.11,剔除預收款項后的資產負債率降至76%,加速邁向「綠檔」。
降負債是為了降融資成本。
2021年,融創發行了兩次優先票據,兩筆的融資成本分別為5.95%和6.5%,這是公司上市以來發債利率最低的水平。
融資利率降低的同時,信托借款規模也連續兩年大幅下降。
融資成本的下降,使公司的財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發展更穩健。
一邊降杠桿優化資本結構,一邊維持安全穩健高質量增長態勢,融創的經營表現也不斷收獲國際機構的認可。
中報顯示,上半年,標普將融創公司主體評級由 BB-上調至BB,展望穩定。穆迪及惠譽將公司評級展望調升至正面;中誠信亞太首次覆蓋融創,并給予BBBg-評級,展望為穩定。
不僅如此,國際知名大行摩根士丹利、花旗、摩根大通、海通國際、中金及瑞信等相繼發布報告大力推介融創,給予「跑贏大市」評級,列為「首選推薦」股票。
機構的一張張投票投的不僅是融創的穩健發展,更是融創的未來。
因為他們知道,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巨變之下,只有愿意回歸產品本質,愿意真正俯身做好服務的房企才有未來。
「服務員」融創
從財大氣粗的開發商到俯身做低的「服務員」,從高到低的姿態變化,看似簡單的調整,背后卻深藏著企業掌舵人的大智慧。
年初,郁亮在萬科業績會上大談管理紅利,還講了一個中國家電行業的故事。
「十多年前,當‘三大件’成為每家每戶的必需品,市場不再有超級大的需求空間,行業趨于飽和且已接近‘天花板’,家電企業遇到了殘酷的行業洗牌,那個震蕩,可謂悲愴。最后,有誰存活下來了呢?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美的、格力、海爾。
那這些活下來的企業都做對了什么呢?三個點:好產品、好服務、好管理。他們通過這三件法寶贏得了最終的市場,同時給了股東良好的回報。
十多年后的今天,房地產行業同樣也面臨這樣的行業洗牌,而家電行業的前輩已經把答案告知了我們。所以,回歸,才是接下來房企要走的路。」
郁亮的故事講的生動,孫宏斌聽了格外用心。
這次,老孫提出的「四更」準則,作為融創團隊基本的做事原則,更是回歸產品與服務的體現——
以利潤為核心,以客戶滿意度為核心,以安全穩健為核心,提升綜合競爭力,持續為員工、客戶、股東及社會創造價值。
看,處處為他人啊。像不像服務員心態?
在更高頻、更高壓、更精準、更深入的行業調控下,房地產在回歸中實現著蛻變和升級。這一次,房地產的金鑰匙不再是「錢與地」,而是產品的優質和服務的升級。
誰抓住了這兩把新的金鑰匙,誰就真的從管理中取得紅利,誰就能不畏外界如何變化,總是笑對人生的那個。
而孫宏斌在提出新目標,在如何實現「更安全、更從容、更長期、更有價值」的路上,就已經獲得了這兩把新的金鑰匙。
擁抱變化,需要從容的底氣,更需要積極的態度和堅定的行為。
融創的「四更」重新定義了頭部房企的未來增長形態,極具行業參考價值。在房地產行業的下半場,運營和管理是紅利,質量是護城河,企業先安全才能發展,而綜合能力強的企業更具生命力。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十一言”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孫宏斌俯下身來,講了一個「四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