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來源:福韻 網絡情報研究(ID:FuyunOsint)
前提紀要
在不良資產相關案件中,還有一種令債權方尤為困擾的問題:法院判決書已下,但債務方逃至境外,且國內已“無可執行財產”。此種情況下,債權方往往束手無策。
注:案例中A公司為某商業銀行,B公司為某食品公司,C為B公司的實控人兼擔保人,S公司為B公司關聯的境外公司,出于保密性原則,本案件中所有名稱均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債務人逃離境外!無可奈何……
2019年,我國失信黑名單上再添一員“悍將”,某知名食品公司實控人C某債務違約數十億,逃至境外,現已處于失聯狀態,從而成功加入“老賴”大軍。
經法院判決,C某名下在境內的全部資產已被凍結,并被強制執行清償,然而,這些遠遠不夠償還其所欠債務。眾多債權方一籌莫展……
“確有其事”還是“信口開河”?
A公司正是這眾多債權方之一。
2017年,B公司向A公司借款數億元,承諾到期歸還本息共計4億元,而C某正是B公司的全資控股人,同時也是這筆債務的擔保人。
如今,B公司已瀕臨破產,無力償還此筆債務,而C某名下的所有財產已被凍結清償,這筆債務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死局”。
但據A公司了解,C某曾多次夸下海口,稱在境外有許多的資產,如果能夠查實這些財產的存在,那么此筆不良資產的清收就還有一線希望。
因此,A公司多次派遣盡調團隊進行調查,然而,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最終結果都是【查無所獲】。
A公司不禁也開始懷疑:究竟C某的境外資產是否存在?難道C某真的只是在吹牛?
案件調查:追查“橫跨三大洲”的巨額債務
經合作伙伴推薦,抱著最后再試一次的想法,A公司選擇了國內專注于不良資產調查的企業——福韻數據來接手此案的資產調查工作。
根據A公司所提供的有限信息,在初步了解并核實了案件相關情況后,福韻數據迅速展開了調查:
第一步,確認C某境內資產情況
(1)C某名下房產
此外,福韻數據還調查出C某境內除已知房產外的辦公房產6 處。
(2)C某名下股權
經調查,在國內C某持有6家公司的股權,其中有2家為全資控股,2家股權達到90%以上。
第二步,查實C某的境外資產
在對C某的境內資產調查完成之后,福韻數據重點針對C某的境外資產進行了深入調查。
(1)C某名下資產
據調查,2011年C某曾在美國購入一處價值1800萬美金的房產,總面積為一千多平米,且目前處于售賣狀態,根據目前的地段、面積、市價,估值約1950萬美金。
此外,C某在澳門和新加坡分別各有一處房產。
(2)C某境外公司股權
據調查,C某持有境外11家公司的股權,其中有10家為離岸公司,且這10家公司都是C某全資控股,股權初步總估值約1.85億美金。調查中還發現,離岸公司名下持有數輛頂級豪車,包括勞斯萊斯、賓利和法拉利等;此外,某家離岸公司名下竟然還持有多架私人飛機。
在對這些境外公司深入調查的過程中,福韻數據發現,C某在境外關聯的某公司S,與本案件的債務公司B存在非常密切的資產關聯,或許正是本案的關鍵點。
第三步,查實S公司的情況
接下來,福韻數據對S公司進行了深入調查。
調查發現,S公司由債務人C某和與其關系密切的X夫婦三人共同創辦,其總負責人為X先生,巧的是,他的妻子X夫人正是債務公司B的法定代表人及高管,且兩人均為外籍人員。同時,S公司中的數位高管、股東與債務公司B人員混同。
(S公司與B公司人員混同情況)
此外,X夫婦兩人也分別在多家企業中任職高管,且其中大多為C某的控股公司。在進一步深入調查X夫婦時發現,S公司的實際控股人其實是C某,而X先生只是代持其股份。
經過多方驗證、深度關聯,最終基本可以確認:C某與X夫婦存在資產混同、股份代持、資產代管等情況。
實錘!C某境外資產價值遠超4億!
調查進行到這里,不用多做贅述,結果已經十分明朗了:C某在境外確定存在巨額資產,足以償還A公司乃至眾多債權方的債務。
近年來,債務方為躲避債務轉移資產,甚至逃至境外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受制于對境外環境、政策、人文、地域等等各個方面的不熟悉,債權方總是很難追查到債務方的境外資產情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所幸這起案件中,福韻數據憑借卓越的情報分析能力,對境外資產的關聯關系進行了深入調查,為A公司找到了債務方名下的巨額境外財產線索,為后續的債務清償提供了關鍵證據。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小福妹”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