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DealingMatrix
來源:搞債的雷猴(ID:bond_monkey)
11月19號,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控股”)發行的多只美元債暴跌:2023年到期6.125%美元債下跌至88.70,2025年到期7.25%票據下跌2.9至84.32,均創歷史最大跌幅記錄。
綠地控股6.125 2023-04-22歷史凈價趨勢圖 圖源:DM終端
綠地控股7.25 2025-01-22歷史凈價趨勢圖 圖源:DM終端
債市表現不佳,股市亦如此。今年8月以來,綠地控股股價從最高點的9.15跌至最低點6.02,市值縮水明顯。
圖源:東方財富網
資本市場總能對風險做出快速的反應,綠地控股“股債雙跌”的背后或許代表了其內生的風險狀況。今年以來,一向低調的綠地風波不斷:高管桃色新聞、變賣資產、私募基金暴雷、拖欠工程款、連踩三道紅線……頻頻出現的負面消息讓投資者失去信心,部分機構投資者甚至表示,綠地是最容易出現債務違約的公司之一。
1、唯一一家“三道紅線”全踩的國企,負債高、現金流緊缺難自救
目前綠地控股是唯一一家“三道紅線”全踩的國企(截止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剔預資產負債率為82.38%,凈負債率為183.45%,現金短債比為0.78,“三道紅線”全踩中,并且有2個指標相較于年初指標更加惡化)。如下圖所示,綠地控股的現金短債比一直處于行業低位,短期償債能力較弱。
綠地控股的現金短債比與行業對比圖 圖源:DM終端
三道指標的惡化折射出綠地不斷攀升的債務負擔,與此同時,綠地控股的銷售情況也不容樂觀。今年截止到目前綠地控股的銷售金額為2324.90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15.9%。
圖源:DM終端
與此同時,第三季度以來綠地控股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所有減緩。
圖源:DM整理
業績下滑進一步影響了綠地的經營現金流,如下圖所示,2020年第三季度綠地控股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50.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5.17%。
圖源:DM終端
綠地緊缺的現金流或許也能在近期的一些負面新聞上有所反應。
① 變賣231億資產難回血:11月16日,據“第一財經”報道,一份綠地控股商辦項目推薦書顯示,綠地有意出售上海和江蘇兩地共14個項目27個物業,合計售價231億元,交易方式多為整棟銷售,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兼而有之。雖然綠地官方回應此舉為商辦物業的常規出售,但在“三道紅線”的壓力之下,市場不免猜測此舉是為了“減負回血”。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表示:“從這些資產所處的位置來看,不乏一些優質項目,但體量大、價格高也使得這些物業出售的難度較大,且在當前‘三道紅線’的重壓之下,企業接手這些項目會更加謹慎,不排除折價出售的可能。”
② 私募基金暴雷,兌付方案被否:11月7日,私募基金天璣財富的一則關于其私募產品的延期兌付方案被證監局駁回的公告揭開了綠地的債務面紗。今年6月,天璣財富與綠地合作發行的天璣綠地中央廣場私募投資基金一期出現了延期兌付(暴雷),該基金的投標的為綠地GIC成都中央廣場項目。之后天璣財富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首批拿出24套公寓,以市場價2.5萬元/平米安置投資人,但11月7日,天璣財富發公告稱該方案被被證監局駁回!據風財訊實地了解,私募基金投資的綠地GIC成都中央廣場已處于停工狀態,即便該方案通過了恐怕投資者們也難以答應,畢竟何時能拿到房子是未知數。
③拖欠工程款,被公開催債:今年10月28日,網易房產成都頻道發布了一則“綠地,請付款”的文章。該文章顯示,成都智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智取文化”)委托四川嘉世律師事務所,向綠地集團西南事業部公開催討廣告款。據媒體報道,該款項涉及合同總額7.5萬元。據悉,在文章發布后不久,四川嘉世律師事務所對外界透露,智取文化已經收到了部分款項,后續事宜雙方正在協商處理。雖然此次催債事件涉及金額不多,但是也能從小事上看出綠地的“信用危機”。
更多綠地控股的輿情新聞可以在DM終端上查看,可以篩選重要性、標簽、風險和期限哦~
圖源:DM終端
2、一邊欠錢,一邊買地,投訴不斷?
前文談到綠地的財務狀況已經很難看了,欠款的新聞也是滿天飛。但是從綠地的拿地情況來看,欠錢的綠地并沒有要“收斂”的意思。
今年以來,綠地的拿地均價為3053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4.87%。從項目分布來看,新增土儲集中在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新增拿地金額為719.11億元),新增土儲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武漢市(206.78億元)、蘇州市(112.88億元)、西安市(87.44億元)。
圖源:DM終端
一邊是欠債不還,一邊是頻頻拿地,綠地控股的資金愈加緊缺,缺錢的綠地更加難造好房子。
近兩年綠地旗下的維權新聞不斷。
據財經網整理,2019年,綠地集團陸續被爆出"武漢綠地國際理想城項目女業主坐在新房中痛哭","綠地長沙強制要求其員工買房";2020年7月,山東濟南市市中區市監局陸續接到50多名消費者投訴舉報濟南市綠地國際城項目存在虛假宣傳的行為;2020年國慶前后,武漢漢南綠地城業主反映,收房時發現瓷磚是用雙面膠貼上去的,手指一摳,整塊掉落。
圖源:新浪微博
事實上,綠地旗下的房產糾紛一直都存在。據新浪法問發文,稱近半年來,綠地旗下超三十家地區公司被列為被執行人!這些被列為被執行人的公司,既有位于三四線的大慶、泰州、延安等城市,也有位于一二線的北京、南京、武漢、成都等城市。
深陷信用危機的綠地,近年來負面新聞不斷,股債雙跌的背后或是其內生風險的反應。作為老牌國企,還連踩“三道紅線”,降負債壓力迫在眉睫。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搞債的雷猴”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