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rating狗
來源:YY評級(ID:YYRating)
寒風凜冽之下,西北的城投正經歷著風吹麥浪過后的“數九寒天”,蘭州諸平臺的折價,頻繁折磨著投資者敏感的神經。而在“折價”群的環伺之下,身處其中的西安似乎還有挖掘的“霞光”,但在這縷光之下,對于西安“開發區林立”的陰影的擔憂卻又在逐步發酵。
就西安的開發區而言,各家自有各家難。本文拆解的是其中“頗為網紅”(非貶義,真旅游網紅)的大唐不夜城所在之地——曲江新區。
對于曲江新區的“隱憂”,主要來源于對其城投屬性的質疑,文旅類平臺本就是從“信仰”的層面而言,本就不具備那么高的信仰。同時對于文旅的開發,成功可能更多是一種偶然。因此,偌大的債務盤子,資金究竟沉淀在了何處?是我們所思考和探索的。
首先我們分析了目前曲江國資體系內重要發債平臺及其核心子公司的分布,其次將拆解的第一個對象錨定為盤子最大的曲文控體系,并且將其從本部、子公司曲文投、大明宮投資以及西安城墻投資四個方向進行深入分析。
1)本部5年內的資金沉淀,主要以應收款和長投注資的形式沉淀于三大發債主體(曲文投、大明宮投資和西安城墻合計應收11億,長投增加35億),文旅類主體(樓觀道建設、臨潼旅游和渼陂湖建合計應收34億),文化主體(西安演藝和新華書店合計收購7.8億),基建(曲江城市建設應收13億)以及產業控(曲江金控注資6.57億,英雄量子股權投資注資4億)等。
2)曲文投而言,屬于弱城投屬性主體,母公司層面資金沉淀于體系內子公司(36.05億)、地產相關(86.44)、城投相關(11.98億),文旅(7.23)和其他產業(10.61億)等;合并報表而言,涉房資產的體量下限值(332.69億)扣除預售后(130億)占合并報表有息債務(382億)的比重在53%左右。
3) 大明宮投資母公司2019-2020年增加的66億元有息債務,多通過往來款形式沉淀于相關城投類資產(48.69億),地產等產業相對較少。但需要注意到的一點在于21年公司拿地兩宗,按權益來看出資規模在12億元左右,產業類資金體量有所增長。
4)西安城墻投資體系資金沉淀規模小,2020年起始的15.92億有息債務增量沉淀方向以文旅(4億)和城投(12.98億)為主,對整個體系影響不大。
因此,對于曲江國資的大哥曲文控而言,文旅與地產的沉淀已然不小,大唐的“榮光”千年后再度煥發,但究竟是否可以長明,或許仍要靜待。
圖表速覽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YY評級”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